:::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17 ms
共 10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牛鬼蛇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牛鬼,神話傳說中陰間的牛頭鬼卒;蛇神,傳說中人面蛇身之神。「牛鬼蛇神」泛指各種奇形怪狀的鬼神,或讚美詩意境虛幻怪誕,神奇莫測。語出唐.杜牧〈太常寺奉禮部李賀詩集序〉:「鯨呿鼇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幻誕也。」
2.比喻內容荒誕不經的作品。《紅樓夢》第八二回:「更有一種可笑的,肚子裡原沒有什麼,東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還自以為博奧。」
3.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至於外省那般作幕的,真真叫做牛鬼蛇神,無般不有,這都是我領教過的。」也作「牛神蛇鬼」、「蛇神牛鬼」。
|
巴蛇吞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心貪婪無度。參見「蛇吞象」條。
|
委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容自得的樣子。《詩經.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漢.鄭玄.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
2.蜿蜒曲折的樣子。《楚辭.屈原.離騷》:「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3.蛇行,俯伏爬行的樣子。《史記.卷六九.蘇秦傳》:「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謝。」《聊齋志異.卷一.宅妖》:「近扶之,膩然而倒,委蛇入壁,移時始沒。」
4.隨順的樣子。《莊子.應帝王》:「吾與之虛而委蛇。」唐.成玄英.疏:「委蛇,隨順之貌也。」今亦指與人勉強酬應,虛應敷衍的樣子。
|
龍蛇混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愚賢不一的人混在一起。《紅樓夢》第九回:「人多了,就有龍蛇混雜,下流人物在內。」《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我這座國子監衙門,管著天下十七省龍蛇混雜的監生。」也作「龍蛇渾雜」、「龍蛇雜處」、「魚龍混雜」。
|
筆走龍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文筆揮灑自如或書法優美熟練。宋.石孝友〈滿庭芳.上張紫微〉詞:「筆走龍蛇,詞傾河漢,妙年德藝雙成。」《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吳江有個秀才蕭王賓,胸藏錦繡,筆走龍蛇。」
|
強龍不壓地頭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即使強大有力者也無法壓制地方上蠻橫凶惡的人。《西遊記》第四五回:「也罷,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也作「強龍難敵地頭蛇」。
|
打蛇打七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七寸是蛇的要害。比喻做事能掌握關鍵。《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我也只願得無事,落得『河水不洗船』;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纔妙。」也作「打蛇打到七寸子」。
|
春蚓秋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子雲近出,擅名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比喻書法拙劣,如蚯蚓和蛇般彎曲。宋.蘇軾〈和孔密州五絕〉五首之四:「蜂腰鶴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雲。」
|
佛口蛇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嘴巴說得十分仁善,卻心懷惡毒。《五燈會元.卷二○.淨慈曇密禪師》:「古今善知識,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籠檻。」明.梅鼎祚《玉合記》第二○齣:「好兩個佛口蛇心,你且去殿上伺候,怕有客來,好生支應。」也作「蛇心佛口」。
|
螣蛇無足而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螣蛇無足,卻能興雲霧而遊走其中。比喻用心專一,必能成功。《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