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95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波里尼西亞(Polynes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來西亞(Malays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聖露西亞學校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聖露西亞地處中美洲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島。根據一九九○年的統計資料,人口約為十五萬。
  與其他西印度群島諸國一樣,聖露西亞原為英國的屬地,十九世紀以前無所謂正式的教育體制。直到一八三三年,才開始建立現代的教育制度。一八三五年,英國政府依據〔黑人教育補助條例〕,配合「彌克慈善基金」的支援,開始正式發展聖露西亞的中小學教育。其後,一八四五年,〔黑人教育補助條例〕廢除,以中產階級為對象的聖露西亞學校教育體制才得以確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各教派逐漸把教育的責任轉交給政府,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正式形成現代化的教育體制。
  現行聖露西亞的教育體制主要是以一九七七年通過的〔教...
馬來西亞獨立中學(馬來西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來西亞華裔公民自費建立的華文中學,一向自力更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政府給予津貼。馬來西亞獨立後,新政府照舊津貼,直到一九六一年底為止。一九六一年教育法令將華文中學排出國民型中學之外,不予津貼。華文中學只有被迫改為獨立中學,簡稱獨中。
  華文獨立中學具有四項使命:(1)完成中小學十二年教育之母語教育;(2)延續華文小學及銜接大專院校之橋樑;(3)維護並發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4)兼授三種語文,融貫國內外的文化精華,是塑造馬來西亞文化的重要熔爐。
  華文獨立中學的辦學方針有六:(1)以華文為主要教學媒介,傳授與發揚優秀的中華文化,為開創多元種族社會新文化而貢獻...
馬來西亞教育文憑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來西亞將中等教育(Secondary Level)分為初級(Lower-Secondary)和高級(Upper-Secondary)兩個階段;初級階段為三年,高級階段為四年,高級階段後兩年則為第六學級。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係由學術(文科與理科)、技術和職業等三個主流組成。在第二年結束時(第五學級),屬於學術及技術類的學生必須參加「馬來西亞教育文憑考試」(The Malays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屬於職業(Vocational)類的學生則參加馬來西亞職業文憑考試(The Malaysian Vocational Certificate of...
突尼西亞學校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突尼西亞共和國(Republic of Tunisia)是非洲國家,也是北非「馬格里布三國」面積最小的國家。突國位於非洲北部的地中海沿岸,西和西南與阿爾及利亞接壤,東南與利比亞交界,面積共一六三、六一○平方公里,約為臺灣之四倍強。突國為世上文明古國之一,立國已超過三千年,法國軍隊在一八八一年入侵,並將其納為藩屬,直至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日始獲得獨立地位。
  突尼西亞人口共八、二七六、○九六人(至一九九一年七月底),絕大多數(百分之九十八)為阿拉伯人,其餘為歐洲後裔與猶太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文盲人口約有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主要經濟活動以出產石油、磷礦及輕工業為主;農業人口雖占就業...
突尼西亞(Tunis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薩克報告書〕(馬來西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薩克報告書〕為一九四九年馬來亞聯邦成立後所制定的第一個有關教育改革的文件;後由首任教育部長阿都拉薩克於一九五六年正式提出,當今馬來西亞的教育制度,在此報告書中已顯出輪廓。
  該報告書的主要建議如下:(1)教育部長應主持一般性的教育政策,並且將負責中等教育、師資訓練暨其他教育事務;(2)設立地方教育當局,負責初等教育與職業教育;(3)設立獨立的督學團;(4)統一教師職業的計畫;(5)在所有學校設立董事會,負責監督;(6)只有兩種學校─獨立小學或補助小學,獨立中學或津貼中學,所有接受補助或津貼的學校,津貼金應受同等待遇;(7)改變現有小學為國民學校(巫文為教學媒介)及國民型學校...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