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洞穴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切割為智慧和感覺部分的二元論。˙知識的兩個條件為正確無誤與客觀事實,因此感覺不是知識(侷限於個人的主觀感受)。˙可見的世界(影像、猜想、信念、實際事物)˙可知的世界(知性、理性、數學幾何、理型) 柏拉圖的知識論˙人類心智從無知進展到有知,其中的過程是由意見上升到知識。意見所把握的是影像與個別物體,此時人的心態是幻想與相信。知識的對象是可知之物,包括理型(idea)與數學,此時人的心態是認知與推想。˙知識可分為四個層級:images → sensible → intelligible → form
侯文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家庭生活、醫院為題材,藉以傳達對人世的珍惜,並因循著當代的脈動為文,溫厚鮮活、不失理性的表達內心的觀感。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中華文學獎、小小說獎、臺灣省新聞處小說首獎、中國時報九○年度推薦最佳兒童書籍獎等獎項。 著作《頑皮故事集》《淘氣故事集》《侯文詠短篇小說集》《白色巨塔》為其首部長篇小說,以「白色」象徵醫師崇高的地位、專業知識和濟世使命,但隱藏於背後的卻是爾虞我詐的人性角力,多方面探討人生面向。《危險心靈》則是利用「教育醜聞」關注臺灣當代教育改革下的各種衝突。《侯文詠極短篇》《天作不合》《靈魂擁抱》《沒有神的所在-...
班級經營招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以,班級生活中應該安排傾聽學生心聲的「師生交流道」時間,讓學生可以盡情地表達對班級的想法、對教師的觀感。(三) 目標導向招──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班級目標的達成是師生共同的期望,也是學校教育欲達成的目標。教師在班級經營時,應該儘量以「目標導向」策略,引導學生共同達成班級目標。唯有擬定明確的班級目標,並據而擬定目標達成的時間表,班級才能朝向預定目標前進。教師在擬定班級目標時,應該首先瞭解自己的特質,瞭解學生的特性,掌握學生的舊經驗,才能在班級目標的達成中,駕輕就熟而順利達成目標。此外,教師可以針對班級特性,在日常生活中擬定...
林語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所謂的好運或惡運的。」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探討生命、心靈的價值,並抒發對日常生活對人、事、物的觀感,提到自己的看法,進而評論到周遭,乃至於整個社會。 著作《人生就像一首詩》《中國人》《生活的藝術》《朱門》《吾國吾民》《京華煙雲》《武則天傳》《信仰之旅》《紅牡丹》《風聲鶴唳》《逃向自由城》《最新林語堂漢英辭典》《啼笑皆非》《賴柏英》《蘇東坡傳》等 評價●林語堂義女/張陳守荊:「我覺得他是童心未泯,因為他像小孩子一樣,他就把他兩個外孫,一個男的、一個女的,都是差不多三、四歲的小照片,跟他自己童年的照片貼在一起,再去拍一...
教師俗民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彼此並非一塵不變的,必須互相磨合與認知。6. 此方法是一主觀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身對於行為的主觀感受所記錄下來的研究,因此並非客觀的作法,要達到較高  :的精確度,唯有透過同情的了解,以及互為主體性的方式才能真正掌握其意涵。 關鍵字中文:教室俗民誌英文:classroom ethnography 參考書目註1陳奎熹(1999)。教育社會學研究,頁120-124。師大書苑註2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頁27。師大書苑
野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美術派別。二十世紀初在巴黎形成,以強烈單純的色彩及誇張的線條來構成畫面,把內在的情感極端放任的宣洩出來,企圖表達對自然的主觀感受。代表畫家有馬蒂斯、盧奧等。
教育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惰性必須去除:教育制度常被批評僵化,改革步調緩慢,教育體系的封閉常是由於其無法反映社會需求所形成的觀感。2. 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過中一致化的教育方針,導致學校缺乏彈性,常以舊有教材作為結果,無法與社會相連結。3. 偏重智育考試文化待導正:因為現存的所有升學,仍然以考試作為主要指標,因此學生忙於補習提升智育的成績,往往無法均衡發展。4. 課程、教材與評量文化:我國的教材太過分化,學生常常無法將學習的內容作連結,想法僵化固定,不具統整性的思維。5. 多元師資培育體系:改變以往師專的印象,把教師的名額開放給各大學來做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茂盛。漢.揚雄《方言》卷一:「華、荂,晟也。齊、楚之間或謂之華,或謂之荂。」元.宋旡〈蕃釐觀感瓊花〉詩:「旁枝微舊崛,新葉謾榮荂。」
課堂注意事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變遷與同儕朝夕相處,而產生各種學生次文化。此種次文化往往影響學生對學校生活的態度、對教師班級領導的觀感。教師應該在班級教學前,針對學生的次文化作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教學互動與學生相處中,有效運用各種次文化,以強化教學效果。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課堂注意事項英文關鍵字:Classroom Notes 參考資料註1林進材、林香河/著。老師你怎麼辦,頁13-15。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莫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寫的是一出出發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傳奇」。莫言在他的小說中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般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造神秘超驗的對象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日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認為,莫言是中國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強有力競爭者。2008年,莫言的長篇小說《四拾壹炮》(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7)入圍第7屆茅盾文學獎最終入圍作品,迄今為止,莫言和他的作品已經獲得了海內外眾多獎項,主要有︰1987年第四屆“全國中篇小說獎”;1988年台灣地區“聯合文學獎”;1996年首屆“大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