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4 ms
共 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言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地起兵爭奪天下之時,歸附於袁紹。在官渡之戰中,他建議袁紹派重兵增援烏巢。袁紹未採納,反而採用郭圖的計策,結果袁軍大敗。郭圖則為此感到羞愧,為推卸責任,反而誣陷張郃,說他因為袁軍失敗而感到高興,說話傲慢無禮。張郃因為害怕遭到不測,便憤而投奔曹操。
|
凱勒(J._Keller)ARCS動機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折扣。因此,Keller期望ARCS 動機模式能提供教育工作者針對學生動機需求,確認與了解教學的設計策略,以激發學習動機,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與表現。 ARCS理論基礎Keller檢討當代系統化教學模式之後,將心理學有關動機理論的研究結果與教學設計模式整合起來,於1984 年提出了ARCS 動機設計模式,將之區分為四個要素,目的在於幫助課程設計或改進教學。ARCS 指的是Attention(注意)、Relevance(相關)、Confidence(信心)、Satisfaction(滿足)四個要素,強調引起學習者的動機必...
|
金蟬脫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蟬成蟲時會脫殼而出。後用以比喻藉計謀脫身。[例]他用了一招金蟬脫殼的計策,躲過了一劫。
|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晉國王室政權旁落到智伯、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四家。其中智伯勢力最強、野心也最大,他為削弱其他三家勢力,假借晉君名義向各家索求一大筆土地,韓康子和魏桓子都依要求交出土地,只有趙襄子拒絕。智伯被拒絕後十分生氣,便聯合韓、魏兩家出兵攻打趙氏。趙襄子雖然在武力上處於劣勢,但靠著張孟談所獻的計策,讓智伯陷入苦戰,最後張孟談還說服韓、魏兩家改與趙氏合作,滅了智氏。在此役中,張孟談立下大功,趙襄子封給他許多土地和極高的官爵,不料張孟談卻因而要求辭官歸隱,襄子驚訝地問:「為君主立下大功的人,理應受此禮遇,這樣才能服眾啊!這也是先聖先賢們安定國家的方法,你為什麼要這樣呢?」張孟談答道:「我察看古往今來...
|
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計策、計謀。《晉書.卷一.宣帝紀》:「昔箕子陳謀,以食為首。今天下不耕者蓋二十餘萬,非經國遠籌也。」唐.元稹〈陽城驛〉詩:「希夷惇薄俗,密勿獻良籌。」
|
有志者事竟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語出《後漢書.卷一九.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只要立定志向去做,事情終究會成功。《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自古道:有志者事竟成。被他千思萬想,想出一個計策來。」
|
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示冒昧。如:「敢請」。唐.李白〈為宋中丞自薦表〉:「不勝慺慺之至,敢陳薦以聞。」《水滸傳》第一六回:「敢問軍師用甚計策,賺得本人上山?」
|
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計策、謀略。如:「勝算」、「神機妙算」。唐.盧綸〈皇帝感詞〉:「妙算干戈止,神謀宇宙清。」
|
無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
02.《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此事我已千思萬想,但你已許人,我已聘婦,沒甚計策挽回,如之奈何?」 參考詞語︰無可奈注音︰ㄨˊ ㄎㄜˇ ㄋㄞˋ漢語拼音︰wú kě nài釋義︰奈,奈何。「無可奈」即「無可奈何」。見「無可奈何」條。
01.唐.武元衡〈酬太常從兄留別〉詩:「鄉路日茲始,征軒行復留。張騫隨漢節,王濬守刀州。澤國煙花度,銅梁霧雨愁。別離無可奈,萬恨錦江流。」 參考詞語︰無計奈何注音︰ㄨˊ ㄐ|ˋ ㄋㄞˋ ㄏㄜˊ漢語拼音︰wú jì nài hé釋義︰猶「無可奈何」。見「無可奈何」條。
01.《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只是丈夫昨晚回來,說是無計奈何,將奴...
|
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設計、籌謀。通「劃」。《文選.揚雄.解嘲》:「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六齣:「虧了夫人侯氏,有膽有謀,昨夜畫定計策。」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