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雨飄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雨飄搖」原作「風雨漂搖」。《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鴟鴞〉一詩為一隻母鳥訴說自己養育子女,築窩持家的辛勞與艱苦。全詩共四段,前三段敘述孩子被貓頭鷹抓走,以及自己為保全家園,費盡辛苦構築巢穴的過程。末段則用了「譙譙」、「翛翛」、「翹翹」、「嘵嘵」數個疊字,描寫母鳥竭盡心力後的憔悴與朝不保夕的驚恐。母鳥自訴:「為了築巢,我的羽毛變得散亂枯焦,尾巴殘破得像是枯黃的稻草。但那窩巢在又高又危險的樹梢,被風雨吹打得搖搖晃晃,我內心無比恐懼,卻只能無助的哀叫。」此詩或有所寄託,今日已不可確知。後來「風雨飄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死灰復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史記」「韓安國傳」:「死灰獨不復然耶。」 故事 西漢時代,有韓安國其人,曾在梁孝王前做著地位並不太高的官。當漢景帝因某一件事情不滿梁孝王時,安國曾替孝王去見景帝的姐姐,安國向她訴說孝王對景帝以及竇太后的忠心與懷念,使孝王重新獲得景帝與竇太后的寵幸;而他亦因為這一件事得到孝王的賞識器重,聞名全國。  後來,他由於某事觸犯了國法,被發配到蒙地(地名,此城在今山東蒙陰縣西南)去執行。當時,有一名叫田甲的獄吏便乘機百般的譏刺侮辱他,韓安國聽了十分生氣,說:「死灰獨不復然耶...
一落千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文學家韓愈聆聽穎師彈奏古琴後,寫下這首〈聽穎師彈琴〉詩,內容表面上描擬琴聲的高低起伏,並且訴說心中的感動,一方面則暗喻宦海的浮沉。其中「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兩句,以攀登高山突然摔落,來形容琴聲由高音驟然下降到很低,比喻為官要小心謹慎,不能大意,否則一失足就會摔下千丈深的谷底。後來「一落千丈」被用來比喻成績、地位、景況、情緒或聲望等急遽下降。
啞口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官場現形記》第四四回:「他倆扭進來的時候,各人都覺得自己理長,恨不得見了堂翁,各人把各人苦處訴說一頓。及至被接執帖大爺訓斥一番,登時啞口無言,不知不覺,氣焰矮了大半載,坐在那裡一聲不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住。[例]她眼裡噙著淚水,訴說著傷心的往事。
緣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緣起與由來。唐.杜甫〈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禦判官〉詩:「中原正格鬥,後會何緣由。」《儒林外史》第四○回:「蕭雲仙到床面前請了父親的安,訴說軍前這些始末緣由。」也作「原由」。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漢朝。這期間,奉命出使匈奴而被拘留的蘇武,和他結為好友。蘇武回漢朝時,李陵寫了三首〈與蘇武〉詩,訴說與知心的朋友分別,難再相見的心情。其中,用「雲被風吹得四處飄蕩,失去了居所」來形容自己飄零的身世和朋友從此分隔兩地的無奈。後來「流離」和「失所」被合用成「流離失所」,用來形容轉徙離散,無處安身。
抱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他人訴說心中的不滿、怨恨。《紅樓夢》第四三回:「我看你利害!明兒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別抱怨。」《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秦老過來抱怨他道:『你方纔也太執意了。他是一縣之主,你怎的這樣怠慢他?』」
傾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暢懷訴說。如:「他將滿腹心酸傾倒而出。」
皋魚之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人皋魚喪母後,悲泣地訴說未能在慈母生前盡孝道,感動了孔子及其門人。見《韓詩外傳》卷九。後比喻孝養父母須及時。如:「父母在世,要盡孝道,以免皋魚之泣,徒留悔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