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兵不厭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閒,不厭詐偽。」形容用兵時不排斥以欺詐的方法來取勝。《三國演義》第四六回:「操使蔡中、蔡和詐降,竊探我軍中事,公瑾將計就計,正要他通報消息。兵不厭詐,公謹之謀是也。」也作「兵不厭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知道、明白、清楚。同「諗」、「讅」。《史記.卷二三.禮書》:「君子審禮,則不可欺以詐偽。」《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臣困鄧艾於祁山,陛下連降三詔,召臣回朝,未審聖意為何?」
萌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孳生、始生。《國語.越語下》:「逆節萌生。天地未形,而先為之征,其事是以不成,雜受其刑。」《漢書.卷七二.王吉傳》:「詐偽萌生,刑罰亡極。」
土崩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鬼谷子.抵巇》:「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讒賊,賢人不用,聖人竄匿,貪利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
悖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反正道、犯上作亂。《禮記.樂記》:「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儒林外史》第七回:「良臣良佐,忽為悖逆之人。」
捉影捕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浮游蓬萊,耕耘五德,朝種暮穫,與山石無極,黃冶變化,堅冰淖溺,化色五倉之術者,皆姦人惑眾,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主。聽其言,洋洋1>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2>如係風3>捕景4>,終不可得。是以明王距5>而不聽,聖人絕而不語。……」上善其言。 〔注解〕 (1) 洋洋:充滿的樣子。 (2) 盪盪:浮誇不實的樣子。 (3) 係風:縛住風。「係」通「繫」。 (4) 捕景:捕捉影子。「景」,「影」的初文。 (5) 距:抗、違。通「拒」。
經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謀劃、安排。《戰國策.楚策一》:「夫以一詐偽反覆之蘇秦,而欲經營天下,混一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
篤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虛假、詐偽、奸詐
涸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2>曰:「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3>,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4>,非長術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敗楚人於城濮。反而為賞,雍季在上。左右諫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謀也。君用其言,而賞後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時之務也。焉有以一時之務先百世之利者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淮南子.本經》。 (2) 雍季: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 (3) 焚藪而田:燒光草木而打獵。藪,音ㄙㄡˇ,密生雜草的沼澤。田,打獵。 (4) 無復:不復可行。〔參考資料〕 《淮南子.本經》逮至衰世,鐫山...
訛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錯誤。南朝梁.武帝〈立選簿表〉:「譜諜訛誤,詐偽多緒。」《聊齋志異.卷二.嬰寧》:「但念無以階進;欲呼姨氏,顧從無還往,懼有訛誤。」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