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40.68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僕僕風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近年來,士大夫汲汲於爵祿名位的追求 形成一種風氣,廉恥道德為之淪喪。也因為這樣,使得近來負監督糾彈諫諍之責的臺諫官員,「既往後來,僕僕道路」,也就是往返奔波,旅途勞頓。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風塵僕僕」,用來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勞累。
諍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用直言相規勸的益友。漢.班固《白虎通.卷四.諫諍》:「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也作「爭友」。
指日可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經上書論說當時士大夫的人品頹弊,每以苟合偷安為明智之舉,而不願正言直諫。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諍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此司馬光感到十分欣慰,認為進諫之路已經開啟,如此一來,天下太平之日不久即將到來。後來「指日可待」被用來形容願望或期盼不久即將實現。
無補於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濟於事」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劉摯〈論分析助役〉(據《宋文鑑.卷五七》引)若夫馮京、王珪同列預政,皆依違自固,不扶顛危。雖心悟其非而無所捄正,己之進退又媕婀而不決,皆非所謂輔臣之體。臣四海之內,孤立獨進,陛下過聽,任以風憲。嘗切思之,近歲臺諫官1>疊以言事罷免2>,豈其言皆無補於事歟?豈皆願為訐激險直之語,以自為名而絜去歟?嘗以謂欲言政府之事者,其譬如治湍暴之水,可以循理而漸道之,不可以隄防激鬥而發其怒。不惟難攻亦為患滋大。 〔注解〕 (1) 臺諫官:專司諫諍之職的官吏。 (2) 罷免:罷黜、免官。
心腹之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腹之患」原作「心腹之疾」、「腹心之疾」。《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春秋時吳王夫差要去攻伐齊國,越王句踐率領部下前去朝見吳王,並贈送財物給吳王及大臣們,吳國大臣們都很高興。只有伍子胥覺得不妙,他想:「這是越王句踐在養肥吳國,讓吳國安逸,失去警戒心,將來好滅了吳國啊!」於是便向吳王諫諍說:「大王去攻齊實在一點意義也沒有,齊國只不過是一塊沒有用處的『石田』,越國才是吳國的『心腹之患』!越王表面上服從我國,但實際上卻圖謀吞併吳國,您不及早滅了越國,以除後患,反而去攻打齊國,真是不智!」吳王夫差不聽勸告,還命伍子胥自殺。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句踐所滅。另外在《左傳.哀公六年》又載,哀公六年時,天上有像...
魏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80~643)字玄成,唐曲城(今山東省掖縣)人。太宗時拜諫議大夫、檢校侍中,諫諍剴切,累官至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後總修周、隋等史,多所損益,時稱良史。以疾卒於官,諡文貞。
面折廷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朝廷上直言諫諍,據理力爭。《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於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劉氏之後,君亦不如臣。」也作「廷爭面折」。
孝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簡介2 孝經篇章3 開宗明義章•第一4 天子章•第二5 諸侯章•第三6 卿大夫章•第四7 士章•第五8 庶人章•第六9 三才章•第七10 孝治章•第八11 聖治章•第九12 紀孝行章•第十13 五刑章•第十一14 廣要道章•第十二15 廣至德章•第十三16 廣揚名章•第十四17 諫諍章•第十五18 感應章•第十六19 事君章•第十七20 喪親章•第十八 簡介《孝經》是儒家講孝道的主要典籍。相傳為曾子弟子所作,共十八章。是儒家講孝道之書,闡發明王以孝治天下之大經大法。書分古今文二本,今文本為鄭玄注,古文本為孔安國注...
骨鯁之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顏諫諍,敢進忠言的臣子。唐.韓愈〈爭臣論〉:「使四方後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
相得益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愆。是故伊尹勤於鼎俎,太公困於鼓刀,百里自鬻,甯子飯牛,離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即見聽,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行其術,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疏釋蹻而享膏粱,剖符錫壤而光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說士。故世必有聖知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故虎嘯而(冽風)〔風冽〕,龍興而致雲,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陰。《易》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詩》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故世平主聖,俊艾1>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2>之君,獲稷3>、契4>、皋陶5>、伊尹6>、呂望7>,明明8>在朝,穆穆9>列布10>,聚精會神11>,相得益章。雖伯牙操遞鍾,逢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