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慷慨解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的父親之魂,附在妻子身上。原來是有四個人要來捉拿杜秀才妻子的魂魄,經老父百般懇求,並解囊拿出銀兩來賄賂,這四個人才答應放人。等妻子醒來,探問之下,所言和其父相同。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慷慨解囊」,用來指輕財仗義,毫不吝嗇地捐助錢財給人。
打草驚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宋朝鄭文寶所著的《南唐近事》一書中,曾記載這麼一個故事:王魯,南唐人,生卒年不詳,曾任當塗縣的縣令。他在任上時,貪汙收受錢財。有一天,他在府裡批示案件,其中有一個案件是地方百姓聯名控告主簿貪收賄賂。王魯看了嚇一跳,事實上收賄的不只主簿一人,他也有份,於是在卷宗上批示:「你們雖然只是用棍子打草叢,但是我就像藏身在草叢中的蛇,已經有所警惕。」這件事一經傳揚出去,成為好事的人取笑批評的話柄。後來「打草驚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行事不密,致使對方有所警覺,而預先防備。
格格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自用之果,反害正理。正士見疑,忠言不入,護吏而疾民,陽若不任吏而實陰為所賣。姦猾之謀,無不得逞;賄賂所在,無不如志。聞有一二行遣,形若治吏而偽文詭辭、諂順乞憐者,皆可回其意。下人轉移其事,如轉戶樞,胥輩窺之,審玩之熟,為日久矣。所欲為者,如取如攜1>,不見有毫髮畏憚之意。惟其正論誠意,則扞格2>而不入,乃以此自謂其明且公也。 〔注解〕 (1) 如取如攜:想要什麼就拿什麼。指貪瀆巧取之行。 (2) 扞格:互相牴觸。扞,音ㄏㄢˋ。
唐山過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渡海到臺灣謀生,卻因為鮮有積蓄而難以回鄉,家鄉的父母妻子急需給養卻礙於渡臺禁令,常有人鋌而走險,賄賂船戶冒名偷渡。女姓偷渡者會以小漁船載出關口,暗中登上大船,抵達臺灣之後再由漁船趁黑夜接上岸。這種行為在當時被稱為「灌水」。放生:若是觸犯禁令被關口察覺,不但船戶會被問罪,偷渡者也會被強制遣返。由於偷渡是許多人散盡家財的豪賭,因此出現各種欺瞞關口的因應手段,有些提供偷渡的集團與海盜串通,用破敗小船搭載乘客,不但超載更將艙頂封死,以防乘客活動。航行過程中,若遇到大風浪輒成為浪底亡魂,即使到了臺灣海岸,為避免被察覺,往往在距...
扞格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自用之果,反害正理。正士見疑,忠言不入,護吏而疾民,陽若不任吏而實陰為所賣。姦猾之謀,無不得逞;賄賂所在,無不如志。聞有一二行遣,形若治吏而偽文詭辭、諂順乞憐者,皆可回其意。下人轉移其事,如轉戶樞,胥輩窺之,審玩之熟,為日久矣。所欲為者,如取如攜1>,不見有毫髮畏憚之意。惟其正論誠意,則扞格2>而不入,乃以此自謂其明且公也。 〔注解〕 (1) 如取如攜:想要什麼就拿什麼。指貪瀆巧取之行。 (2) 扞格:互相牴觸。扞,音ㄏㄢˋ。
貪贓枉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官員接受賄賂而違犯法令、破壞制度。[例]公職人員不可貪贓枉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賄賂,用財物買通他人。《孟子.公孫丑下》:「無處而餽之,是貨之也。」《南史.卷六一.蘭欽傳》:「厚貨廚人,塗刀以毒,削瓜進之,欽及愛妾俱死。」
異想天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刑部書吏,得了他的賄賂,便異想天開的,設出一法來。」
鑄成大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然大獲全勝,但朱全忠卻駐守在魏博,沒有撤走。羅紹威被迫必須負擔他們龐大的軍需物資,朱全忠又時常要求賄賂,不到半年的時間,魏博府庫為之一空。羅紹威後悔不已,感嘆地說道︰「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錯,銼刀之意,就字面解之,本指聚合六州四十三縣的鐵,也不能鑄成如此大的銼刀,但因「錯」也有「錯誤」之意,乃隱含合六州四十三縣的資源,也無法滿足朱全忠的需索,也等於說求助於朱全忠,實為大錯誤。可謂一語雙關,道盡無限悔意。後來這兩句話被濃縮成「鑄成大錯」,用來比喻造成重大的錯誤。
潔身自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養自身,保持清白,不與人同流合汙。[例]他在從事公職時期,十分潔身自愛,從不收受賄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