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73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傳達、表示。《詩經.小雅.楚茨》:「工祝致告,徂孝孫。」《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韓崔高孫王傳.崔林》:「仗節統事,州郡莫不奉牋致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當、該。《詩經.周頌.》:「文王既勤止,我應受之。」《南史.卷三六.江夷傳》:「人所應有盡有,所應無盡無者,其江智深乎?」
風流倜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俊瀟灑,不拘禮法。《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那盧生生得偉貌長髯,風流倜儻。」《隋唐演義》第八○回:「其中惟虢國夫人,更風流倜儻,玄宗常與相狎,凡宮中的服食器用,時蒙賜,又另賜第宅一所於集慶坊。」
窮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虞3>患其黷武,且慮得志不可復制,固不許行,而稍節其稟假4>。瓚怒,屢違節度,又復侵犯百姓。虞所賞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積不能禁,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京於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解〕 (1) 瓚:公孫瓚(?∼西元199),字伯珪,東漢遼西令支人。曾令烏桓遠竄塞外,又鎮壓黃巾軍有功。後與袁紹相爭冀州,兵敗自焚而死。瓚,音ㄗㄢˋ。 (2) 紹:袁紹(?∼西元202),字本初,東漢...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萬壽盛典初集.卷三三.恩》:「古未有不恤兵而能制勝禽敵者。……身家之念重,則營伍之恩薄,欲得萬人齊心,同仇敵愾,豈不難歟!」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受朝命,牧人遠方,漸輕不宥之辜,特奉分憂之寄,銘心鏤骨,無報上天。」 02.明.張居正〈考滿謝銀幣疏〉:「放踵摩顛,苟利國家而奚惜;銘心鏤骨,惟安社稷以為圖。」 參考詞語︰刻骨鏤心注音︰ㄎㄜˋ ㄍㄨˇ ㄌㄡˋ ㄒ|ㄣ漢語拼音︰kè gǔ lòu xīn釋義︰猶「刻骨銘心」。見「刻骨銘心」條。 01.《西遊記.第八七回》:「雖刻骨鏤心,難報萬一,怎麼就說走路的話!」 參考詞語︰銘心刻骨注音︰ㄇ|ㄥˊ ㄒ|ㄣ ㄎㄜˋ ㄍㄨˇ漢語拼音︰míng xīn kè gǔ釋義︰猶「刻骨銘心」。見「刻骨銘心」條。 01.《水滸傳.第九七回》:「某等不能速來歸順,罪不可逭。反蒙先鋒厚禮,真是銘心刻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服從。如:「心悅誠服」。《書經.武成》:「大于四海,而萬姓悅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理出頭緒,推究事理。如:「尋繹」、「演繹」。《詩經.周頌.》:「敷時繹思,我徂維求定。」
喜出望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外」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在北周.庾信的〈謝趙王絲布等啟〉裡就有「望外之恩」一語,即指自己對於趙王的恩賜,感到十分意外。因此「喜出望外」一語,就是因意料之外的事感到高興,最早出自宋.蘇軾〈與李之儀書〉五首之二。蘇軾是北宋著名文人,在詩詞書畫上均有成就。王安石倡行新法,蘇軾上書痛陳不便,得罪了王安石,被連貶數州,最遠曾貶至海南島。被貶之時,與老友李之儀通信,信裡寫到:「辱書尤數,喜出望外。」意思是指與李之儀八年未見,最近頻頻收到他的來信,真是令人感到意外而高興啊!後來「喜出望外」就被用來指因意想不到的事感到欣喜。
生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賴以謀生的事業。北周.庾信〈謝趙王絲布等啟〉:「非常之錫,有溢生涯。」唐.李商隱〈無題〉詩二首之二:「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聊齋志異.卷一.王成》:「性最懶,生涯日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