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5.45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王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京,任清政府學部總務司行走、圖書館編譯、名詞館協韻等。其間,著有《人間詞話》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後,王國維攜生平著述3種。眷隨兒女親家羅振玉逃居日本京都,從此以前清遺民處世。其時,在學術上窮究于甲骨文、金文、漢簡等研究。1916年,應上海著名猶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滬任倉聖明智大學教授,並繼續從事甲骨文、考古學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學國學門通訊導師。翌年,由蒙古貴族、大學士升允舉薦,與羅振玉、楊宗羲、袁勵准等應召任清遜帝溥儀“南書房行走”,食五品祿。1924,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溥儀出宮。王國維引為奇...
清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朝代名。(西元1644~1911)滿族愛新覺羅氏所建。為中國最後一個王朝,亡於辛亥革命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學度過的。1909年,他考入浙江湖州第三中學堂插班二年級讀書,1911年秋季轉入嘉興中學堂。不久,辛亥革命爆發,茅盾熱情地迎接了這次革命,做起革命的義務宣傳員來。在學校裏,由茅盾和幾個同學發動,抨擊了一個不得衆望的學監,而被學校除名。於是,他便轉入杭州安定中學校學習,並在那裏畢業。在中學時代的生活中,固然有些師長,給茅盾以深刻的印象和積極的指導,但整個的學習空氣是陳舊的。“書不讀秦漢以下,駢文是文章之正宗,詩要學建安七子;……氣度要清華疏曠”(《我的中學時代及其後》)。這一切曾給茅盾以古典文學的修養,但在他的回憶裏更多...
許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汕頭,寄籍福建漳州龍溪,在廣東工作。許地山從小在廣州上學,學會了廣州話、粵曲、粵謳、琵琶。1911年辛亥革命後,許南英到閩南做行政工作,許地山在漳州的小學、中學、師範學校教書(第1份教職在龍海)。曾到緬甸仰光教僑校。 文化生活 1917年,許地山考入燕京大學文學院,1920年獲得學士學位後留校任教,做過周作人等幾位教授的助教。1921年1月,許地山和沈雁冰、葉聖陶、鄭振鐸等12人在北京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創辦《小說月報》。他是「五四」時期新文學的代表人。1922年,許地山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較學,獲文...
蔡元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起人,或擔負重要責任,然後與國民革命匯合。這些國內革命的伏流,不僅直接間接促進了同盟會的組織,也為辛亥革命建立了一個不拔的根基。清末,知識分子參加革命行列的很多,但其中具有傳統功名者,所佔比例甚小;而以翰林高官獻身革命者尤少,元培是其中之一。他之所以參加革命,實導源於其愛國心與自由思想;而環境對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他生長在浙東,凡明清之際如黃梨洲、張蒼水、全謝山諸大儒的民族思想,他都潛接而默識之。嚴復譯天演論的時候,常說「尊民叛君,尊今叛古」的話;「物競」、「爭存」,更成為當時的口頭禪。梁啟超的高唱「破壞」,譚嗣同的...
毛澤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大的影響。十六歲時,他進入湘潭的一所新式學校,接觸了許多「進步」的思想,對康有為與梁啟超尤其崇拜。辛亥革命後,毛澤東進入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就讀,和許多學生一樣,開始閱讀《新青年》。崇拜的偶像也從康有為、梁啟超換成胡適與陳獨秀。 馬克思主義一八一九年,南方鄉下出身的毛澤東第一次來到渴望已久的北京。在李大釗的安排下,成為北大圖書館的助理員。在這裡,他有機會碰到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傅斯年等人,想要攀談,卻受到冷落。就在這一段時間,受到主流知識分子疏離的毛澤東,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崇拜的偶像,一個比一個激烈,最後終於走上武裝革...
蔡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陽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騎兵科畢業。辛亥革命時為雲南都督,後解兵權,居住京師,袁世凱稱帝時,潛赴雲南,首先起兵宣布獨立,稱護國軍,各省響應,袁氏之謀遂敗。黎元洪繼任總統,任蔡鍔為四川省督軍,兼民政長,後因病歿於日本東京。編有《曾胡治兵語錄》。後人輯其作為《蔡松坡先生遺集》。
新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新年歲的始元。後泛指一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開始。如:「他自創品牌,打入歐洲的服裝市場,為我國的服飾業開啟了新紀元。」
章太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的豪傑精神。他被譽之為“後生的楷范”。辛亥革命後,他退居書齋,鑽研學問,粹然成為一代儒宗。 學術上的建樹:在學術上,他涉獵甚廣,經學、哲學、文學、語言學、文字學、音韻學、邏輯學等方面都有所建樹。 著作:他的一生著述頗豐,文字較古奧難懂。主要著作由後人編入《章氏叢書》、《章氏叢書續編》和《章氏叢書三編》,自1982年起陸續出版《章太炎全集》,網羅繁富,有中國文化百科全書之稱。[category:語文學習領域]
袁世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9~1916)字慰廷,號容庵,河南項城人。清末,為李鴻章所賞識,戊戌政變,因告密而得寵,自山東巡撫,進直隸總督,嗣官外務部尚書、軍機大臣。辛亥革命事起,以內閣總理大臣,挾北洋兵力,與民軍議和,迫清帝退位,孫中山先生力辭大總統讓之,遂為民國首任大總統。後謀行帝制,孫中山先生號召全國聲討,憂憤而死。著有《洹邨逸興》、《圭塘唱和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