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1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懲前毖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翻譯4 近義5 反義6 造句 釋義懲,警戒。毖,謹慎。指吸取以前失敗的教訓,不在重犯。 出處詩經周頌小毖:「予其懲而後毖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 翻譯我將以從前的過失為警戒來謹防往後的禍害,否則就像是沒有人要我去惹蜜蜂,是我自己要召來蜂蜇。故事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周武王,登基時間不長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周成王繼位。由於成王年輕太小,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協助處理國家大事。對此,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鮮、蔡叔度,都很為不滿。他們到處造謠,誣衊周公助理成王,目的是想伺機廢除成王,奪取王位。周公是個待人忠心...
層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層遞是指用兩種以上的事物,造句作文,作有秩序,等距離。層層遞進的形式的,稱之為層遞。順序由小到大、由輕到重、由淺到深、由低到高、由本到末,則為順層遞,重點位於最後一句話。倒層遞的重點雖也在最後一句,但部分句子的重點也可能出現在第一句,倒層遞的特徵在於層層遞減。層遞的作用在讓讀者層層跟隨,使文章引人入勝。(註一)目錄1 單式層遞2 複式層遞3 參考資料4 關鍵字 單式層遞又細分為以下三種(註二):1.前進式層遞(順層遞),如:李文炤<儉訓>:「一飯十金、一衣百金、一室千金,奈何不且貧至匱也。」2.後退式層遞(倒層遞),如:...
舉直錯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翻譯4 近義5 反義6 造句 釋義舉,任用。錯,廢置。枉,不正直。形容在上位者能舉用賢才,捨棄小人。 出處論語為政: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翻譯哀公問:怎樣使人心服?孔子說:以正壓邪,則人心服;以邪壓正,則人心不服。(任用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小人,則百姓就會心悅誠服。) 近義選賢與能 知人善任 唯才是用 反義滄海遺珠 造句舉直錯枉是政治清明與否的重要關鍵,為政者不可不慎。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是逐步養成的(連鎖原理),如同雕塑家的捏泥巴,經過許多步驟,複雜的過程,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又如造句,由若干單字、造詞,連接而成句子。其他如體操、彈琴、電器操作手冊、學騎腳踏車、運動選手以播放影片慢動作而學技能,都是由若干分解動作串連而成,先學會簡單基本動作,進而學會複雜行為。所謂「工作分析」,就是把抽象複雜的教材,逐層分析成為簡單易懂的基本元素;即使是一個洗手動作,也能分解成十七步驟。「馴夫記」能使大男人主義者下廚房煮飯的過程,就是行為塑造( 逐步漸進法 )的巧妙運用。然而,行為塑造若使用不當,也會因誤用而產生反效...
甕牖繩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翻譯4 近義5 反義6 造句 釋義甕,口小腹大的陶器。牖,窗戶。樞,可以使門戶開合的轉軸。 出處西漢賈誼 過秦論:「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翻譯用破甕做窗戶,用繩子做為門的轉軸。以其住所之破敗形容其生活之貧困。 近義環堵蕭然 家徒四壁 蓬門蓽戶 反義雕欄玉砌 瓊樓玉宇 造句他只求有個住處所可以遮風避雨,即使是甕牖繩樞也沒關係。
一氣呵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讀來,感受不到刻意作對的工巧,細細剖析之後,才會發現其實每一字都對得絲毫不差。胡應麟稱此詩的用字與造句只有杜甫一人可作,不但前無古人,而且後無來者,故盛讚其為曠世之作。胡氏以為杜詩鍛鍊字句,使其合律,故全詩得以「一意貫串,一氣呵成」,即言此詩似乎是一口氣寫作完成的,不但寫景抒情之情思貫串無隙,且由景轉情亦順流暢達。胡應麟文中的「一氣呵成 」就用來比喻文章的氣勢流暢,首尾貫通;後則又引申用來比喻事情進行得順暢緊湊而不間斷。
滄海遺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翻譯4 近義5 反義6 造句 釋義賢才被埋沒,不見知於時。 出處唐書狄仁傑傳:「閻立本召訊,異其才,曰:『仲尼曰: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也』」。 翻譯閻立本接見狄仁傑,對其才華感到驚異,說:「孔子說觀察一個人犯錯的原因即可推知他是否是個有仁德的人,你就像是被埋沒在大海中為被人拾取的明珠啊!」 近義懷才不遇 卞和泣壁 反義棄瑕錄用 兼容並蓄 蛟龍得水.............. 造句他的專業知識豐富,卻未被錄用,真令人有滄海遺...
臨深履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翻譯4 近義5 反義6 造句 釋義臨,面臨。深,深淵。履,踏。薄,指薄冰。 形容人謹慎小心。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翻譯非常恐懼謹慎,如同站在深淵邊緣,踏在薄冰上面。 近義競競業業 戰戰兢兢 臨事而懼 反義馬馬虎虎 漫不經心 粗心大意 造句面對眾多的競爭對手,他臨深履薄,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鐵杵磨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故事2 出處3 相似詞4 相異詞5 造句6 補充說明 故事唐朝大詩人李白,少年時非常貪玩,到處遊蕩,荒廢學業。有一天,見到一位老婦人拿著一條鐵杵在石上磨,李白非常訝異地問道:「老婆婆你磨這鐵杵有甚麼用?」那老婦人說:「我要把這鐵磨成針。」李白深受感動,便立即回去,從此立志發奮苦學,終於成為偉大的詩人。 出處「鐵杵磨針」出自潛確類書:「李白少讀書未成,棄去,道逢老嫗磨杵,白問其故,曰:『做針』。白感言,遂卒業。」用來鼓勵人耐苦精進,不屈不撓的堅持到底,奮力進取,必有成功的一天。試想一條鐵杵要磨針,勢必得付出許多毅力...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及文壇上採用歐語書寫方式,曾經在文壇上掀起一股小小的浪潮,儘管至今許多的學者對這樣對中文來說拗口的造句方式並不鼓勵,許多教師也反對學生以此為學習榜樣,但是運用得宜者,卻不得不承認緊湊的有機組織和伸縮自如的節奏是值得傚法的技巧。 散文之密度 與物理上所言之密度,有異曲同工之妙,密度的要求,則是認為在一定的篇幅中,滿足讀者對於美感要求的份量,其中有幾個主要的方式可以達到這個目標。其一是運用文字的稠密,也就是利用一些特別精選的字眼,來達成特別的意境,像是「嚥過多少州多少郡的空寂」;也可以透過時空的壓縮和景像的映襯、重疊、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