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從容不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秋水》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說到有一天莊子和惠子來到水邊遊覽。莊子看到了水中的魚在那兒游來游去,不由得說:「鯈魚出游從容,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在旁很不以為然,就說了:「你又不是魚,你怎會知道魚快不快樂?」莊子也不服輸,就頂了回去:「你也不是我莊子,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於是一場舉世聞名的「莊惠之辯」由此展開。在這故事中,莊子所說的「鯈魚出游從容」的「從容」就是悠閒自得的意思,也就是「不迫」、不緊張、不慌忙的意思。後來把「從容」和「不迫」結合起來,就成了「從容不迫」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沉著鎮定不慌張。
兩袖清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形容喝茶或飲酒後清爽舒暢的感覺。※語或出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 △「兩腋清風」 (二)形容瀟灑飄逸、超脫凡俗的樣子。※語或出元.陳基〈次韻吳江道中〉詩。 (三)除兩袖之清風外,身上別無所有。形容作官廉潔,毫無貪贓枉法之事。#語本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八.賢達高風》。 △「囊空如洗」、「兩腋清風」
養精蓄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精蓄銳」原或作「儲精蓄銳」,指儲存精神,積蓄力量。見於唐符載的〈上巳日陪劉尚書宴集北池序〉。這篇序是寫作者在三月上旬時,和劉尚書等人,一起到北池遊覽的情形。西蜀古稱天府之國,江山壯闊,北池位於西蜀近郊。他們一行人來到北池邊,登船遊覽北池的風景。船上有戲曲表演,水中有豐富的生物,兩岸風景壯麗,令人目不暇給。符載看著絢麗的景色有點累了,就獨自將船划到空曠的水邊休息,保養精神,準備再次欣賞北池的美景。後來「養精蓄銳」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保養精神,積蓄力量。出現「養精蓄銳」的書證如《三國演義》第三四回:「大軍方北征而回,未可復動。且待半年,養精蓄銳,劉表、孫權可一鼓而下也。」文中之...
不時之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時之需」原作「不時之須」,見於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後赤壁賦〉。北宋神宗朝,蘇軾遭人誣陷獲罪,被貶謫至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在此期間,蘇軾常四處遊覽,曾兩次遊於城外的赤壁磯,並將此地喻為三國古戰場赤壁,借以興發思古之悠情,寫下傳頌千古的〈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前赤壁賦〉寫於秋季,文中借肅颯之景抒發撫今追昔的感慨;〈後赤壁賦〉作於冬季,文中則借滄桑景物抒發胸中悲涼之意。「不時之須」一語即見於〈後赤壁賦〉,文中描述:蘇軾與兩位好友在夜間漫步,舉頭見到月色美好,於是起了酒興。其中一位友人正巧有尾鮮魚可以下酒,蘇軾便興沖沖地回家向妻子要酒,他的妻子說:「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意...
發人深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龍門奉先寺〉詩是杜甫遊覽龍門奉先寺時所寫的。詩中寫到夜晚住在寺院中,幽暗的山谷響起陣陣風聲,月下林木閃爍著斑斑清影。龍門山勢高聳,有如天闕一般,滿天星辰近逼在眼前。寺院高居山巔,睡在雲霧中,寒氣透衣。正要睡醒時,忽然聽見寺院的晨鐘響起,頓時引發人深刻的省悟。後來「發人深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啟發人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在清代的文獻中可以看到這句成語的應用,如《虞初新志》:「明末死於忠義者,較前代為獨盛,特存此一編,以當清夜聞鐘,發人深省。」這是清代張潮評論〈金忠潔公傳〉一文之語。〈金忠潔公傳〉記述了明人金鉉這位忠貞之士的事蹟,而張潮認為明朝末年,為國而死的人士較之前的朝代來得多...
遊刃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投刃皆虛注音︰ㄊㄡˊ ㄖㄣˋ ㄐ|ㄝ ㄒㄩ漢語拼音︰tóu rèn jiē xū釋義︰比喻以道處世。義本「遊刃有餘」。見「遊刃有餘」條。 01.晉.孫綽〈遊天臺山賦〉:「遊覽既周,體靜心閑。害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虛,目牛無全。」 02.宋.秦觀〈謝潁州呂吏部啟〉:「文辭則操觚立就,政事則投刃皆虛。」 參考詞語︰游刃有餘注音︰|ㄡˊ ㄖㄣˋ |ㄡˇ ㄩˊ漢語拼音︰yóu rèn yǒu yú釋義︰即「遊刃有餘」。見「遊刃有餘」條。 01.晉.孫盛〈老聃非大賢論〉:「茍得其道,則游刃有餘,觸地元吉,何違天心于戎貊?」 02.《螢窗異草.卷三.青眉》:「儂視君之業,雖未能游刃有...
東窗事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秦檜與妻王氏在東窗下密謀陷害岳飛。秦檜死後受譴責,於冥司托人告訴王氏說,東窗下的密謀已經暴露了。見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四.佞倖盤荒》。後以此比喻陰謀敗露,將被懲治。《警世通言.卷二○.計押番金鰻產禍》:「我早間見那做娘的打慶奴,晚間押番歸卻,打發我出門。莫是『東窗事發』?若是這事走漏,須教我吃官司,如何計結?」也作「東窗事犯」。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謝安拿主意。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遊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幹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苻堅強大起來以後,東晉的北面邊境經常遭到秦兵的騷擾。朝廷想找一個文武全才的將軍去防守邊境。謝...
著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文字描繪、陳述。[例]這篇旅遊介紹側重遊覽路線,其他方面著墨不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覽、閒步。如:「逛街」、「逛夜市」。《老殘遊記》第五回:「老殘無事,便向街道閒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