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甚、極。《易經.乾卦.上九》:「亢龍有悔。」唐.孔穎達.正義:「上九,亢陽之至,大而極盛,故曰亢龍。」
自以為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盡心下》1>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2>,合乎汙世3>,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眾皆悅4>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榮辱》。 (2) 同乎流俗:志同於世俗的人。 (3) 汙世:汙亂的人世。 (4) 悅:喜愛。〔參考資料〕 《荀子.榮辱》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己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與小人相賊害也。憂以忘其身,內以忘其親,上以忘其君,豈不過甚矣哉!是人也,所謂「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
目空一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目空一切」。見「目空一切」條。 01.明.焦竑〈李氏焚書序〉:「宏甫快口直腸,目空一世,憤激過甚,不顧人有忤者。」 02.清.歸莊〈陸道威思辨錄序〉:「但以余之生平負其氣節文章,目空一世,即談理家有不合者,輒爭辯嶽嶽,不為之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哀傷過甚而損害健康。如:「哀毀逾恆」。《新唐書.卷一九五.孝友傳.張志寬傳》:「(張志寬)居父喪而毀,州里稱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過甚。如:「太多」、「太熱」、「太客氣了!」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建,轉移情緒,是化解之道。例如:失戀產生不安情緒,常安慰之「天涯何處無芳草」。又如:考試落榜,自責過甚而痛苦,則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安慰之。人們的情緒困擾,或人與人之間的誤解,也常起因於成見與偏見。例如列子書中記載一則寓言:某人遺失斧頭一把,懷疑鄰人之子所偷,因而見鄰人之子走路動作舉止,都覺得像小偷;日後,在井內尋回,再視鄰人之子行為態度,怎麼看都不像小偷。此乃不合理的成見與偏見使然。自我解惑法自我解惑法是分析解決問題的有系統思考步驟。大致分成五個步驟:首先要面對困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困難是不可避免的,要鼓...
言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過甚其辭、誇大其詞、誇誇其談
相煎太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兄弟鬩牆,相逼過甚。語本三國魏.曹植〈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後比喻彼此地位相等,關係密切。也作「相煎何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責備、埋怨。如:「責怪」、「怪罪」。《荀子.正論》:「今世俗之為說者,不怪朱、象,而非堯、舜,豈不過甚矣哉?」《儒林外史》第三回:「論這事,只該怪我們金老爺。」
畏首畏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顧前顧後,十分戒慎恐懼的樣子。《左傳.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餘幾。』」《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恐懼過甚,曰畏首畏尾。」也作「畏頭畏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