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25.01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實事求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河間王。修學好古,從民間求得好書,必留真本,把精繕的副本還給對方,還加賜財物給他,所以大家都把先人遺留下的書獻給他,他的藏書量後來甚至與官方一樣多。修禮樂,好儒術,山東諸儒多從之游。卒謚獻。 (2) 善書:好書。 (3) 真:正本。 (4) 金帛:金,指銅或黃金;帛,絲織物的總稱;合起來作為財物的通稱。 (5) 繇是:自此以後。繇,音|ㄡˊ,通「由」。 (6) 不遠千里:不以跋涉遠路為苦。形容來人的熱忱。見「不遠千里」。 (7) 漢朝:指當時的朝廷。
貽笑大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貽笑,遺留笑柄。「貽笑大方」指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語本《莊子.秋水》。 △「大方之家」、「望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遺留。《書經.五子之歌》:「有典有則,貽厥子孫。」《文選.陸機.文賦》:「俯貽則於來葉,仰觀象乎古人。」
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趙策三》中記載這段故事,其中一段「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即是這句成語的由來。「遺」是遺留的意思,「不遺餘力」是指一點力量都不會留下,竭盡全力之意。後來「不遺餘力」就被用來形容竭盡全力,毫無保留。
金科玉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完善嚴密的法律條文。後泛指不可變更的信條。[例]古聖先賢遺留下來的金科玉律,是後世為人行事的規範。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日月二字即屬此例。」文字起源之一為圖畫,文字創始之初,有圖畫文字的過渡,也就是。像形是圖畫文字的遺留與發展,也就是把符號所代語素意義或詞語意義所指涉的事物的視覺化形狀描畫出來的構形方法。視覺化圖形(肖像性 iconity),是像形的特徵。《說文解字》:「日,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從囗一。像形。」「月,闕也。大陰之精。像形。」梁東漢《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稱「像形就是像實物之形,就是把客觀事物的形體描寫出來」,潘重規《中國文字學》稱「像形字是描畫具體的事物的形狀」,定義中的「實物」、「具體的事物」,只是指像形字的構意,不是...
甘棠遺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相近辭4 例句5 修辭6 參考資料 解釋美稱官吏留愛人間。對已故(或離任)賢明官吏的人愛德政表示稱頌或懷念。 甘棠: 棠梨樹 遺愛: 遺留於後世的仁愛 出處 《詩經》《左傳 昭公二十年》 相近辭甘棠之惠 甘棠之愛 例句陶百川先生雖作古多年,甘棠遺愛,台灣人民永誌不忘。 修辭借代 參考資料實用成語辭典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p22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步行時所遺留的印痕。如:「足跡」、「蹤跡」、「匿跡」、「絕跡」。唐.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燃眉之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燒到了眉毛,當然是相當急切的事情。所以古人常用「燃眉」或者「燒眉」來比喻急迫的情況。例如在《文獻通考.卷二一.市糴二》中有一段關於「燃眉之急」的記載:北宋哲宗元祐初,司馬光當上宰相之後,馬上想要革除王安石變法時所遺留下來的「青苗法」、「助役法」等造成百姓生活不便的律令。對於他急著想要解除百姓困苦的作為,作者說他是「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燃眉」。在《五燈會元.卷一六.蔣山法泉禪師》篇中,也有一段關於「燃眉之急」的記載。有一天,有個僧人問大師說:「如何是急切一句?」意思是說:如何用一句話話來形容事情的急切。大師來回答說:「急切」就像「火燒眉毛」。「燃眉」、「燒眉」也可以說成「燃眉之急」、「燒眉之急...
深思熟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司馬光〈遺留物札子〉:「民已困窮,何以供命?飢寒所驅,必為盜賊。此乃安危之本,願陛下深思熟慮,勿以為細事而忽之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