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39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酒當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著酒應當高歌。語出漢.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原用以感嘆人生苦短,要及時有所作為。後亦指應當及時行樂。宋.郭應祥〈減字木蘭花.棲鸞高士〉詞:「棲鸞高士,文采風流誰得似。年德雖高,對酒當歌氣尚豪。」《鏡花緣》第七八回:「遊玩一事既已結過,此刻是對酒當歌,我們也該行個酒令,多飲兩杯了。」
交錯觥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觥,古代的大酒杯。籌,行酒令的器具。交錯觥籌指酒器和酒籌交相錯雜。比喻暢飲。宋.林正大〈賀新涼.環滁皆山也〉詞:「交錯觥籌酣宴處,肴蔌雜然陳也。」也作「觥籌交舉」、「觥籌交錯」。
杯盤狼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在大王面前飲酒,各位官員在旁,那我心中充滿戒慎恐懼,只要喝一斗酒就會醉了。如果是朋友之間喝酒,互行酒令娛樂,那麼就算飲八斗酒也不醉。如果宴飲之後,桌上杯盤散亂,堂上燭火熄滅,主人送走其他客人,只留我一人,鬆解上衣,微微聞到主人身上傳來的香氣,這時我的心情最快樂,可以喝一石酒。由此可見,酒喝多了就會亂性,太過逸樂就會生悲,這個道理無論何事皆同。所以凡事不可做到極致,否則就會導致衰敗。」齊王聽出了淳于髡話中的意思,知道他又在趁機勸諫,就聽從淳于髡的建議,不再沉迷於酒色。《史記》原文中的「杯盤狼藉」,後來多被用來形容酒席完畢,杯盤散亂的情形。
賞心樂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愉悅的心情和歡樂的事情。宋.辛棄疾〈聲聲慢.征埃成陣〉詞:「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
接應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應接不暇」。見「應接不暇」條。01.《鏡花緣》第八五回:「大家飛了若干句子,惟華芝姐姐這句才歸到今日酒令本題,借此點明,卻是不可少的,但普席又要吃酒,未免令人接應不暇了。」
林語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美國紐約。林語堂遷居美國後,應庄台公司華爾希之約,寫成《生活的藝術》一書,介紹中國人是如何品茗、行酒令、養花蓄鳥、觀山玩水的。該書出版後,風靡一時,成為1938年全美最暢銷的讀物,其後重印了四十多版,譯成十八國文字,各種版本同樣暢銷,歷久不衰,一舉確立了他在國際文壇上的地位。1938年,林語堂經過五個月精心構思,用近一年的時間寫成了七十萬字的長篇小說《京華煙雲》,生動描繪 了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戰前後我國人民為保衛祖國而同仇敵愾的英勇鬥爭。該書是全美1939年的暢銷書之一。全面抗戰爆發後,林語堂在美國《紐約時報》、《時代周...
下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遊戲、賭博或行酒令時,下一個輪到的人。也稱為「下家」。
舞榭歌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尋歡作樂的場所。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他每待強巴劫深宅大院,怎知道摧折了舞榭歌樓?」元.喬吉〈折桂令.海虞雄踞山州〉曲:「舞榭歌樓,酒令詩籌。官府公勤,人物風流。」也作「舞榭歌臺」。
射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為一種猜物遊戲。將物品藏在碗盆下,讓人猜想,也用來占卜。《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置守宮盂下,射之,皆不能中。」後世作為一種酒令。在喝酒行令時,出題者先用詩文、成語或典故隱喻某事物,讓猜謎者用另一種詩文、成語典故來揭開謎底。如果猜不出或猜錯,及出題者誤判,都要罰酒。
斗酒學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王績的別號,他在門下省任待詔時,人問他做待詔有什麼樂趣呢?他答說有美酒令人留戀。侍中陳叔達知道此事後,每日送一斗酒給王績,時人因稱他為「斗酒學士」。見《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列傳.王績》。後以斗酒學士稱讚酒量大的文人或名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