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考績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查審核官吏的政績,並據以升降官職。漢.荀悅《漢紀.卷二八.哀帝紀上》:「於是建諸侯之賢者以為牧,故以考績黜,不統其政,不御其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下、升降。晉.孫綽〈遊天台山賦〉:「降信宿,迄于仙都。」
六等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等黜法為明代對於儒學生員所施行的考核與獎懲辦法。據〔明史.選舉志〕:提學官在任三歲,兩試諸生,先以六等試諸生優劣,謂之歲考。一等前列者,視廩膳生有缺,依次充補;其次補增廣生,一、二等皆給賞;三等如常;四等撻責;五等則廩增遞降一等,附生降為青衣;六等黜革。
  此乃明代對儒學生員舉行歲試,考驗諸生進步情形,並憑以黜之法;清代繼之,唯分為三等。
朵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唐玄宗、肅宗時人,常以五采牋寫信,命侍妾書寫,只署名。自稱所書「」字若五朵雲,時人慕之,稱為「郇公五雲體」。見《新唐書.卷一二二.韋安石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出巡。《書經.舜典》:「五十載,方乃死。」《文選.左思.吳都賦》:「梁岷有方之館、行宮之基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登上屺山。語本《詩經.魏風.岵》:「彼屺兮,瞻望母兮。」後比喻思念母親。《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序》:「肅雍揆景,屺爰臻。」
妄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以光先帝1>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2>,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注解〕 (1) 先帝:指劉備(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未足數的。《舊唐書.卷九二.韋傳》:「闕員既少,取士良難。」
歷歷在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清楚楚的呈現在眼前。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五八.尹真人服元氣術》:「如能至心,三、七日中可以內視五臟,歷歷在目。」《清史稿.卷二八三.覺羅武默訥傳》:「跪誦敕旨。拜畢,霧開,峰巒歷歷在目,登有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壞、惡。如:「否極泰來」。《詩經.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罰臧否,不宜異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