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六十七年。前期都鎬京,自武王傳至幽王寵褒姒亡國,十二君,歷三百五十二年,史稱「西周」。自周平王東遷邑至周赧王亡國,二十二君,歷五百一十五年,史稱「東周」。 (3) 紹膺:繼承。膺,音|ㄥ。 (4) 祉:音ㄓˇ,幸福。 (5) 三恪: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後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後於陳、杞、宋。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於薊、祝、陳。恪,音ㄎㄜˋ,恭敬。 (6) 侯服: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視。通「瞻」。《詩經.魯頌.閟宮》:「泰山巖巖,魯邦所詹。」《史記.卷四.周本紀》:「粵詹伊,毋遠天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襲擊、偷襲。《史記.卷九○.彭越傳》:「於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覺,捕梁王,囚之陽。」《隋書.卷七○.李密傳》:「密發伏自後掩之,須陁眾潰。」
置若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付之罔聞注音︰ㄈㄨˋ ㄓ ㄨㄤˇ ㄨㄣˊ漢語拼音︰fù zhī wǎng wén釋義︰猶「置若罔聞」。見「置若罔聞」條。 01.明.徐光啟《徐光啟集.卷四.練兵疏稿二.疏辯》:「又聞其馳檄清勾,海內騷動,百姓恨入骨髓,而彼付之罔聞也。」 參考詞語︰置若勿聞注音︰ㄓˋ ㄖㄨㄛˋ ㄨˋ ㄨㄣˊ漢語拼音︰zhì ruò wù wén釋義︰猶「置若罔聞」。見「置若罔聞」條。 01.清.陳確〈蜀論〉:「子瞻憤中訕詆,不為無過,然是口語之傷,非有不解之仇,置若勿聞可也。」
肝膽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齊人蒯通知天下權在韓信,欲為奇策而感動之,……蒯通曰:「……今楚漢分爭,使天下無罪之人肝膽塗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勝數。楚人起彭城,轉鬥逐北,至於滎陽,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於京、索之閒,迫西山而不能進者,三年於此矣。漢王將數十萬之眾,距鞏、,阻山河之險,一日數戰,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敗滎陽,傷成皋,遂走宛、葉之閒,此所謂智勇俱困者也。……當今兩主之命縣於足下1>。足下為漢2>則漢勝,與楚3>則楚勝。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4>而居,其勢莫敢先動。夫以足下之賢聖,有甲兵之眾,據彊齊,從燕...
怨聲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李固)出為廣漢令,至白水關,解印綬,還漢中,杜門不交人事。歲中,梁商請為從事中郎。……固欲令商先正風化,退辭高滿,乃奏記曰:「《春秋》褒儀父以開義路,貶無駭以閉利門,夫義路閉則利門開,利門開則義路閉也。前孝安皇帝1>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周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2>,天下紛然3>,怨聲滿道。朝廷初立,頗存清靜,未能數年,稍復墮損。左右黨進者,日有遷拜4>,守死善道者,滯涸窮路5>,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 〔注解〕 (1) 孝安皇帝:劉祜(西元94∼125),年僅十三時,鄧太后立其為帝,鄧太后臨朝,在位二十年卒,年三十二歲。廟號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木或金石等所刻成的圖章。如:「官印」、「鋼印」、「玉印」。《史記.卷六九.蘇秦傳》:「且使我有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布衣卿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楚、燕、趙以從親,以畔秦。……於是六國從合而并力焉。蘇秦為從約長,并相六國。……北報趙王,乃行過陽,車騎輜重,諸侯各發使送之甚眾,疑於王者。周顯王聞之恐懼,除道,使人郊勞。蘇秦之昆弟妻嫂側目不敢仰視,俯伏侍取食。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謝曰:「見季子位高金多也。」蘇秦喟然歎曰:「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且使我有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4.相似、相反詞 相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預示。《三國演義》第六三回:「又觀乾象,太白臨于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朝向、面向。《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漢書.卷四○.張良傳》:「陽東有成皋,西有殽黽,背河鄉,其固亦足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