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肝膽相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滎陽,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於京、索之閒,迫西山而不能進者,三年於此矣。漢王將數十萬之眾,距鞏、,阻山河之險,一日數戰,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敗滎陽,傷成皋,遂走宛、葉之閒,此所謂智勇俱困者也。……當今兩主之命縣於足下1>。足下為漢2>則漢勝,與楚3>則楚勝。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4>而居,其勢莫敢先動。夫以足下之賢聖,有甲兵之眾,據彊齊,從燕、趙,出空虛之地而制其後,因民之欲,西鄉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孰敢不聽!」 〔注解〕 (1) 縣於足下:指天下大勢由韓信決定。縣,音ㄒㄩㄢˊ,通「懸」。 (1) 為漢...
失所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流離失所」之典源,提供參考。 1、「流離」:◎1《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末年,盜賊群起,發軍擊之,將吏放縱於外。北邊及青徐地人相食,陽以東米石二千。莽遣三公將軍開東方諸倉振貸窮乏,又分遣大夫謁者教民煮木為酪;酪不可食,重為煩擾。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置養澹官以稟之,吏盜其稟,飢死者什七八。莽恥為政所致,乃下詔曰:「予遭陽九之」1>,百六之會2>,枯旱霜蝗3>,饑饉荐臻4>,蠻夷猾夏5>,寇賊姦軌6>,百姓流離。予甚悼之,害氣將究矣。」歲為此言,以至於亡。 〔注解〕 (1) 陽九之:災難、困厄的時運。,音ㄜˋ,同「厄」。見「陽九之」。 (2) 百六之會:厄運。見「百六之會」。 ...
東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西元前770~前256)周自平王東遷至赧王,都於邑,因在舊都之東,史稱為「東周」。
四面受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方面都受到威脅或攻擊。《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三國演義》第一九回:「徐州四面受敵,操必力攻,我當先思退步。」
潛圖問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莊王征伐陸渾的戎人,到了邑,周定王派遣王孫滿慰勞楚莊王,楚莊王卻問起九鼎的輕重,顯示楚莊王覬覦著周室。典出《左傳.宣公三年》。後比喻暗中企圖謀篡。南朝齊.武帝〈誅張敬兒詔〉:「假託妖巫,用相震惑,妄設徵祥,潛圖問鼎。」
初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開始學習,亦指開始學習,學問造詣尚淺的人。《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宋.朱熹〈大學章句.序〉:「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幄中運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一戰,項羽兵敗,後於烏江自刎而死,劉邦成為天下之主,因而開啟漢朝的時代。局勢穩定之後,漢高祖劉邦在陽南宮款宴群臣,向諸臣說:「今天我為什麼可以得到天下?而項羽卻會失敗呢?」大臣高起和王陵便回答說:「陛下您在部下建功後,能論功行賞,與人同利,不會藏私,項羽卻不是如此。他嫉妒有能力的人,對待有功者不但不賞賜,反而傷害他們,不願與人共享戰果,所以不得人心而失敗。」劉邦聽了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講到坐在營帳中策劃謀略,就能在千里外得到勝利,這點我不如張良;論鎮國安民,保障物資的流通,這點我不如蕭何;如果說到帶兵打仗,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點我又不如韓信。這三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重用他們...
載塗怨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怨聲載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李固)出為廣漢令,至白水關,解印綬,還漢中,杜門不交人事。歲中,梁商請為從事中郎。……固欲令商先正風化,退辭高滿,乃奏記曰:「《春秋》褒儀父以開義路,貶無駭以閉利門,夫義路閉則利門開,利門開則義路閉也。前孝安皇帝1>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周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2>,天下紛然3>,怨聲滿道。朝廷初立,頗存清靜,未能數年,稍復墮損。左右黨進者,日有遷拜4>,守死善道者,滯涸窮路5>,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 〔注解〕 (1) 孝安皇帝:劉祜(西元94∼125),年僅十三時,鄧太后立其為帝,鄧太后臨朝,在位二...
流移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流離失所」之典源,提供參考。 1、「流離」:◎1《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末年,盜賊群起,發軍擊之,將吏放縱於外。北邊及青徐地人相食,陽以東米石二千。莽遣三公將軍開東方諸倉振貸窮乏,又分遣大夫謁者教民煮木為酪;酪不可食,重為煩擾。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置養澹官以稟之,吏盜其稟,飢死者什七八。莽恥為政所致,乃下詔曰:「予遭陽九之」1>,百六之會2>,枯旱霜蝗3>,饑饉荐臻4>,蠻夷猾夏5>,寇賊姦軌6>,百姓流離。予甚悼之,害氣將究矣。」歲為此言,以至於亡。 〔注解〕 (1) 陽九之:災難、困厄的時運。,音ㄜˋ,同「厄」。見「陽九之」。 (2) 百六之會:厄運。見「百六之會」。 ...
孤標峻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六十七年。前期都鎬京,自武王傳至幽王寵褒姒亡國,十二君,歷三百五十二年,史稱「西周」。自周平王東遷邑至周赧王亡國,二十二君,歷五百一十五年,史稱「東周」。 (3) 紹膺:繼承。膺,音|ㄥ。 (4) 祉:音ㄓˇ,幸福。 (5) 三恪: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後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後於陳、杞、宋。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於薊、祝、陳。恪,音ㄎㄜˋ,恭敬。 (6) 侯服: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