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72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斧、鉞一類的兵器。明.張自烈《正字通.刀部》:「劉,鉞屬。」《書經.顧命》:「一人冕執劉,立于東堂。」
力透紙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史,工楷書、隸書,書學鍾繇、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勁之體。太宗時歷官諫議大夫兼起居注,後與長孫無忌同受顧命。高宗即位,遷尚書左僕射,封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帝將廢后立武則天,遂良力諫不納,乞歸田里。累貶愛州刺史,憂憤而卒。褚,音ㄔㄨˇ。 (2) 書:書寫。 (3) 勁險之狀:勁拔險峻的樣子。 (4) 明利媚好:明快美好。 (5) 鋒:筆鋒。 (6) 真、草:指楷書與草書。
視死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如歸」。見「視死如歸」條。 01.《魏書.卷一一.廢出三帝紀.出帝平陽王紀》:「或徇節感恩,奮不顧命;或臨戎對敵,赴難如歸。」
奮不顧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奮不顧命注音︰ㄈㄣˋ ㄅㄨˋ ㄍㄨˋ ㄇ|ㄥˋ漢語拼音︰fèn bù gù mìng釋義︰猶「奮不顧身」。見「奮不顧身」條。 01.南朝梁.任昉〈奏彈曹景宗〉:「故司州刺吏蔡道恭,率厲義勇,奮不顧命,全城守死,自冬徂秋。」 02.《魏書.卷一一.廢出三帝紀.出帝平陽王》:「或徇節感恩,奮不顧命;或臨戎對敵,赴難如歸。」 參考詞語︰奮不顧生注音︰ㄈㄣˋ ㄅㄨˋ ㄍㄨˋ ㄕㄥ漢語拼音︰fèn bù gù shēng釋義︰即「奮不顧身」。見「奮不顧身」條。 01.《舊唐書.卷一四一.田弘正列傳》:「惟忠與孝,天與臣心,常思奮不顧生,以身殉國,無由上達,私自感傷。」 參考詞語︰奮不慮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勞苦。《書經.顧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麗陳教則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盥洗。《書經.顧命》:「甲子,王乃洮頮水。」唐.孔穎達.正義:「頮是洗面,知洮為盥手。」
康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舉行親政儀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幫助下,在康熙九年贏得了與顧命大臣鰲拜的鬥爭,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康熙執政期間,撤除吳三桂等三藩勢力(1673年),攻取臺灣(1684年),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1688年-1697年),並勝利地驅逐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他在京師東北的熱河營建了避暑山莊,將其作為蒙古、西藏、哈薩克等部王公貴族覲見的場所。康熙帝親政不久後,便宣佈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他還着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 (清)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矇蔽欺騙,愛新覺羅...
烈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極端強烈。唐.張說〈祭石嶺戰亡士文〉:「嗟爾戰夫,烈烈忠勇,奮不顧命,志無旋踵。」
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顧慮。指不去計較或無法考慮。《文選.任昉.奏彈曹景宗》:「率厲義勇,奮不顧命。」《紅樓夢》第四九回:「賈母道:『我知道你們今兒又有事情,連飯也不顧吃了。』」
小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稱的謙詞。《書經.顧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三國演義》第五七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當於兄長處極力舉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