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7.28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喧賓奪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糊了焦點。趙翼用「喧客奪主」來形容〈劉義慶傳〉的整體效果,為客的鮑照篇幅過大,反而搶盡主人劉義慶的風頭。「喧客奪主」就是「喧賓奪主」,指賓客聲勢強大,占了主人的位置,反客為主。
臥虎藏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潛藏著人才。如:「我們班臥虎藏龍,人才濟濟,所以在各類比賽中都出盡風頭。」也作「藏龍臥虎」。
甘拜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甘拜下風」的「下風」就是「下風處」,和「上風」相對稱。上風指的是風吹過來時,站在風頭,而下風的位置相對應就在風尾了。在《左傳.僖公十五年》記載了一段故事。原來在僖公十三年的時候,晉國鬧災荒,國內缺糧,便派使臣到秦國買糧。秦穆公和大臣商量後,答應了晉國的要求,並且將粟米運到晉國。到了次年冬天,秦國也發生饑荒,派人到晉國請求購買糧食,但晉惠公不給,秦穆公見晉惠公如此忘恩負義,便親自率領大軍討伐,結果三敗晉軍,俘虜了晉惠公。晉國的大夫披頭散髮,拆下帳篷,追隨在惠公的後面。秦穆公看他們垂頭喪氣,十分憂愁的樣子,就派人告知他們說:「大家為什麼那麼悲傷呢?我秦穆公跟隨你們君王惠公往西走,只是實踐你們晉國...
華亭鶴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2.1 原文2.2 語譯3 相關語4 例句 釋義後以此比喻留戀往事故物或官場受挫之懊悔心情。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 原文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 語譯晉陸機在河橋打了敗仗,被廬志讒陷而判死刑,行刑前嘆息再也聽不到故鄉華亭(今上海松江縣西)的鶴鳴聲。 相關語也作鶴唳華亭。 例句我懊悔當初在長官面前出風頭,現在工作也沒了,朋友也走了,又是一則血淋淋的華亭鶴唳。
出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出風頭、展現才能或特長。[例]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張我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用於社會,而每日只知道做些似是而非的詩,來做詩韻合解的奴隸,或講什麼八股文章替先人保存臭味。想出出風頭、竟然自稱詩翁、詩伯,鬧個不休。」張我軍正面痛擊當日流於文字遊戲,競求虛名的文風,然有些說法也流於以偏概全,如「台灣的詩文等從不見過真正有文學的價值的,且又不思改革,只在糞堆裡滾來滾去,滾到百年千年,也只是滾得一身臭糞。」這些文字洋溢情緒語言,全盤否定台灣的傳統文學。此文發表之後並未立即引起日治時期新舊雙方陣營的正面對壘,但也為後來新舊文學論爭埋下對立的火種。〈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原載1924年11月21日《台灣民報》第...
鋒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言行表現特別活躍或出色,格外惹人注意。如:「他今天晚上出盡了鋒頭」。也作「風頭」。
作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公開場合亮相,企圖引起注意或出風頭。如:「有些政治人物特意譁眾取寵,處處作秀,以博取高知名度。」
獵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風掠過的聲音。南朝宋.鮑照〈潯陽還都道中〉詩:「鱗鱗夕雲起,獵獵晚風遒。」宋.歐陽修〈漁家傲.十一月新陽排壽宴〉詞:「獵獵寒威雲不倦,風頭轉,時看雲霰吹人面。」(2)形容旗幟或物體在風中飄拂時所發出的聲音。唐.李白〈永王東巡歌〉一○首之三:「雷鼓嘈嘈喧武昌,雲騎獵獵過尋陽。」宋.司馬光〈夏夜〉詩:「小冠簪短髮,衣裾輕獵獵。」
呂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 〈婚約奇譚〉、〈萍蹤小記〉、〈女人心〉、〈逃匿者〉、〈鄰居〉、〈玉蘭花〉、〈山川草木〉、〈風頭水尾〉、〈冬夜〉等十一篇小說,呂赫若的戰前作品,包括評論與小說,陸續發表在《民眾日報》,並於1995年7月出版《呂赫若小說全集》。 評價 ●呂赫若被評為「台灣第一才子」編輯10970212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