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鑄成大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末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擁兵自重,招募驍勇壯丁五千人,組成牙軍(有如自衛隊),父子相繼,稱雄割據,驕橫難制。後魏博改為天雄,由羅紹威接任節度使,對於牙軍的跋扈蠻橫十分恨惡,卻無力剷除。朱全忠時任宣武節度使,因討伐黃巢有功,封為梁王,即後來的後梁太祖朱溫。羅紹威引朱全忠的軍隊討伐牙軍,雖然大獲全勝,但朱全忠卻駐守在魏博,沒有撤走。羅紹威被迫必須負擔他們龐大的軍需物資,朱全忠又時常要求賄賂,不到半年的時間,魏博府庫為之一空。羅紹威後悔不已,感嘆地說道︰「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錯,銼刀之意,就字面解之,本指聚合六州四十三縣的鐵,也不能鑄成如此大的銼刀,但因「錯」也有「錯誤」之意,乃隱含合六州...
一箭雙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史.卷二二.長孫道生列傳》1>晟字季晟,性通敏,略涉書記,善彈工射,趫捷過人。年十八,仕周為司衛上士。初未知名,唯隋文帝一見深異焉,謂曰:「長孫武藝逸群,又多奇略。後之名將,非此子邪?」及突厥攝圖請婚,周以趙王招女妻之。周與攝圖各相誇競,妙選驍勇以充使者,因遣晟副汝南公宇文神慶送千金公主至其牙。前後使人數十輩,攝圖多不禮之;獨愛晟,每共游獵,留之竟歲。嘗有二鵰2>,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與晟3>,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鵰相玃4>,遂一發雙貫焉。攝圖喜,命諸子弟貴人皆相親友,冀昵近之,以學彈射。其弟處羅侯號突利設,尤得眾心,為攝圖所忌,密託心腹,陰與晟盟。晟與之游獵,因察山川形勢,部眾強弱,皆...
有志竟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淄(縣名,在山東省)東城外會合交鋒的時候,不幸他的右腿為亂箭所傷,一時血流如注,疼痛萬分。可是耿弇驍勇異常,仍然帶傷出陣,亳不氣餒。  後來,這事被劉秀知道了,乃親自帶兵前來增援。  當時,耿弇的部下就建議他說:張步兵力很強,士氣高張,不如暫時退守療傷,待主上的援兵到來,再行出擊。可是耿弇卻說:「我們應該殺牛備酒,隆重接待主上,怎能把沒有殲滅的敵人留給他來傷腦筋呢!」說罷,於是又立即發兵攻打張步,終於把張步打的大敗而逃。  不久,劉秀抵達臨淄,乃大事犒賞,並對耿弇說:「從前,韓信攻破歷下(地名,今山東歷城縣治西,城在歷...
百聞不如一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聞不如一見」。見「百聞不如一見」條。 01.《陳書.卷三一.蕭摩訶列傳》:「安都謂摩訶曰:『卿驍勇有名,千聞不如一見。』」 參考詞語︰耳聞不如眼見注音︰ㄦˇ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ㄢˇ ㄐ|ㄢˋ漢語拼音︰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釋義︰猶「百聞不如一見」。見「百聞不如一見」條。 01.《舊唐書.卷一○一.辛替否列傳》:「臣嘗以為古之用度不時,爵賞不當,破家亡國者,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眼見。」 02.《西遊記.第四八回》:「口說無憑,耳聞不如眼見。我背了馬,且請師父親去看看。」
穩如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穩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搖。《鏡花緣》第三回:「武后恃有高關,又仗武氏弟兄驍勇,自謂穩如泰山,十分得意。」也作「安如泰山」、「安若泰山」。
英雄無用武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喻世明言.卷八.吳保安棄家贖友》:「唐兵陷於伏中,又且路生力倦,如何抵敵?李都督雖然驍勇,奈英雄無用武之地。」
呂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呂布(西元151年—西元198年),字奉先。根據呂布曾稱「玄德(劉備),布弟也。」(《三國志‧呂布傳》卷七)劉備生於西元161年,那麼呂布應在此之前了。五原(今內蒙古包頭市)人,為三國時代的著名武將。呂布因其驍勇善戰,但又勢利多變。在民間對他評價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和「三姓家奴」。元朔二年(西元前127年)西漢設置五原郡,轄境相當於今蒙古包頭西南。五原郡共有十縣,九原是最西的一縣,所在今日包頭麻地一帶。因此,《辭海》明確注明呂布出生在包頭。呂布也說自己是「邊地人」。據說呂布相貌英俊,玉樹臨風,長身瘦軀,臂力過人...
爪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勇士。《詩經.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喻世明言.卷八.吳保安棄家贖友》:「李都督雖然驍勇,奈英雄無用武之地,手下爪牙看看將盡!」
先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時率先和敵人交戰的人員或部隊。[例]我方先鋒部隊驍勇善戰,直搗敵人巢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人驍勇強悍。如:「驃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