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柳暗花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柳暗花明」這句成語本來是用來描寫風景。柳色較深,對映出明豔的花色,正是綠柳茂密,繁花似錦的美景。在唐詩裡多見,例如王維的〈早朝〉詩:「柳暗百花明,春深五鳳城。」武元衡〈摩訶池送李侍御之鳳翔〉詩:「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樓歌酒換離顏。」也作「花明柳暗」,如李商隱〈夕陽樓〉詩:「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這個意思今日也常用。如:「陽明山春天景色柳暗花明,最是迷人。」 + 宋代詩人陸游有一首〈遊山西村〉詩,裡頭曾用「柳暗花明」來形容風景,陸游原詩詩句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說水路很曲折,坐船行於其上,本來以為前頭已經無路了,誰知轉個彎,本來深暗的景色,豁然開朗,出現眼前是一...
雨後春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筍在雨後長得又多又快。比喻事物在某一時期後大量湧現,迅速發展。如:「最近這幾年二、三十層的高樓如雨後春筍般的聳立在臺北街頭。」
白雲蒼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滄海桑田,瞬息萬變反義:一成不變,依然如故辨似: 「白雲蒼狗」及「滄海桑田」都有變化無常的意思。 「白雲蒼狗」專用於人事變化上;「滄海桑田」多用於景物變化上。 白雲蒼狗 滄海桑田 辨似例句 ○ ㄨ 如今局勢變化有如~,誰能說得準明兒會是怎樣? ㄨ ○ 本來這裡還是一片窪地,如今都蓋了高樓,~,真令人感慨啊!
櫛比鱗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緊密的連接排列。[例]大都會裡高樓大廈櫛比鱗次,好似一座水泥叢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暢飲,盡興喝酒。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詩:「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亭亭玉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協〈玄武館賦〉(據《藝文類聚.卷六三.居處部三.館》引)遂築館而起廬,既號玄武,是曰石樓。……於是高樓特起,竦峙岧嶢,飛甍四注,上概浮霄,直亭亭以孤立,迎千里之清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示動作在進行的狀態。如:「外面正下著傾盆大雨。」《文選.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徘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縈繞。《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唾手可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代,群雄並起,公孫瓚據有冀州,與袁紹對峙,情勢本大有可為。但在一連串的戰爭之中,公孫瓚敗多勝少,原本的雄心壯志逐漸地消磨殆盡,於是興起了避世的念頭。公孫瓚找到了易守難攻的易京做為據點,將之建築成堅不可摧的堡壘。他先在堡壘的外圍挖掘了十道塹壕,又在其內填起多座高大的土丘,土丘之上再建築高樓,自己便住在當中最堅固、高大的高樓之內。他又在堡壘之中儲存了三百萬斛的米糧,打算休養生息,直到天下大勢底定。有人問公孫瓚為何如此時,他回答說:「當初我以為平定天下,唾掌可決。從今日的形勢看來,並非如此。不妨暫時退守,以待時機。」可惜公孫瓚消極守成的想法,反而讓他忘記了進取之心,加上他親近小人,無法任用賢能...
束之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東西捆起來,放置於高樓上。比喻棄置不用。《晉書.卷七三.庾亮傳》:「京兆杜乂、陳郡殷浩並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語人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也作「置之高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