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40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兵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學道者死於兵刃因可借此解脫得道,故稱。藉此解脫軀殼而登仙。清.全祖望〈梅花嶺記〉:「神仙誕之說,謂顏太師以兵解。」《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日中尚未逃兵解,世上人猶信葬書。」
明修暗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見「暗度陳倉」條。01.清.趙翼〈行圍即景.相撲〉詩:「伺隙忽為疊陣衝,擣虛又遏夾寨固。明修暗度道攻,聲東擊西多方誤。」
返老歸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復能反老成童。愬與守澄服之,頗效。守澄知樞密,薦引入禁中,穆宗待之亦厚。注多奇,每與守澄言必通夕。
百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現的次數與方式很多。如:「花樣百出」。《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操計百出,必以河北為重,親自監督,卻故意不建旗號,乃於此處虛張旗號,吾意操必不在此。」
《一位女士的畫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伊莎貝拉,好讓她生活不成問題、去追尋生活之上的心靈探索。然而,擁有無所羈絆之自由意志的伊莎貝拉,卻弔地、諷刺地自行走入了真正等同於墳墓的一樁婚姻。伊莎貝拉於義大利古都遊歷之間,認識了同為美國移民、但已居住浸淫歐陸文化多年的男子吉爾伯特.奧斯蒙(Gilbert Osmond);他那種舉手投足之間的歐陸文化姿態、頹廢不得志的藝術鑑賞家的氣質,其實乃是他一貫誘惑女子的機巧、老練、細膩的慇勤手段─伊莎貝拉就此捲入了宿命性的悲劇。資料來源:一場跨國、隔代的對話:珍康萍的《仕女圖》與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畫像》。
瀾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濤翻騰。比喻文章或說話的氣勢雄壯,變化激烈奇。唐.韓愈〈記夢〉詩:「夜夢神官與我言,羅縷道妙角與根,挈攜陬維口瀾翻。」宋.蘇軾〈題李景元畫〉詩:「聞說神仙郭恕仙,醉中狂筆勢瀾翻。」
沽名弔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為布被脫粟3>之飯,奉祿以給故人賓客,無有所餘,可謂減於制度4>,而率下篤俗者也,與內厚富而外為服5>以釣虛譽者殊科6>。夫表德章義,所以率世厲俗,聖王之制也。其賜弘後子孫之次見為適者,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 〔注解〕 (1) 股肱:得力的輔佐。肱,音ㄍㄨㄥ。 (2) 公孫弘:西元前200∼前121,字季齊,西漢薛人。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武帝以為丞相,封平津侯。 (3) 布被脫粟:布被,以布為被,表示儉樸。脫粟,僅去除皮殼而未精碾的粗米,即糙米。 (4) 減於制度:行事儉約,花費少於常規。 (5) 服:奇特違眾的服裝。 (6) 殊科:不同的類型。
欺世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欺世盜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欺世盜名」係由「欺世」及「盜名」二語組合而成。 「欺世」是出自《韓非子.使》。戰國七雄中的韓國,因為飽受強鄰秦國的威脅,加上國君無能,人心渙散,以致內憂外患交迫,隨時都可能亡國。韓非身為韓國的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門下受業學習,希望能用一己之才,為國效力,挽救國勢。他雖屢次上書勸諫韓王,卻無法受到重用。於是他把滿腔壯志雄心,寫成《韓非子》一書。在〈使〉篇中韓非認為,君主掌握法度,是為了要擁有生殺的權柄,然而現在遵守法度,想要忠心侍奉君主的人,卻不得進見;而言語巧詐,行為姦軌,僥倖得以偷欺於世的人,反而能夠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 「盜名」則是出...
小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計謀、小方法。《三國演義》第四六回:「譎小計,何足為奇!」
耍把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施展計。如:「這人老實,不會耍把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