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覆金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名聲很大,是國家選用的棟梁之材。參見「名動金甌」條。宋.石孝友〈望海潮.雲龍雙輔〉詞:「更德標銀管,名覆金甌。共看朝天路穩,歸拜富民侯。」
好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紅樓夢》第五一回:「把眾人打扮體統了,寧可我得個好名兒也罷了。」
矯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求樹立高尚的名聲,言行乃超越常情。《晉書.卷九八.王敦傳》:「敦務自矯厲,雅尚清談,口不言財色。」晉.陶淵明〈歸去來辭.序〉:「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
千金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到季布後,就深深作揖,並且說:「楚人有一句諺語說:『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你在梁、楚一帶的名聲之所以能這麼大,都是我幫你傳揚的,大家都是楚人,為什麼你一直拒絕見我呢?」季布聽了這句恭維的話,非常高興,以上賓之禮招待。曹丘生住了幾個月才離開,臨走時,季布還送了他一份厚禮。曹丘生繼續替季布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愈來愈大。後來「一諾千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信守承諾,說話算數。
名利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求名聲利益的場所。如:「他已厭倦在名利場上打滾的生活。」
按甲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按兵不動」之典源,提供參考。 #《荀子.王制》1>具具而王,具具而霸,具具而存,具具而亡。用萬乘之國者,威彊之所以立也,名聲之所以美也,敵人之所以屈也,國之所以安危臧否也,制與在此,亡乎人。……誠以其國為王者之所,亦王;以其國為危殆滅亡之所,亦危殆滅亡。殷2>之日,案3>以中立無有所偏而為縱橫之事4>,偃然5>案兵6>無動,以觀夫暴國之相卒7>也。案平政教,審節奏,砥礪百姓,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勁矣。案然修仁義,伉隆高,正法則,選賢良,養百姓,為是之日,而名聲剸天下之美矣。權者重之,兵者勁之,名聲者美之。夫堯、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於是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呂氏...
按軍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按兵不動」之典源,提供參考。 #《荀子.王制》1>具具而王,具具而霸,具具而存,具具而亡。用萬乘之國者,威彊之所以立也,名聲之所以美也,敵人之所以屈也,國之所以安危臧否也,制與在此,亡乎人。……誠以其國為王者之所,亦王;以其國為危殆滅亡之所,亦危殆滅亡。殷2>之日,案3>以中立無有所偏而為縱橫之事4>,偃然5>案兵6>無動,以觀夫暴國之相卒7>也。案平政教,審節奏,砥礪百姓,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勁矣。案然修仁義,伉隆高,正法則,選賢良,養百姓,為是之日,而名聲剸天下之美矣。權者重之,兵者勁之,名聲者美之。夫堯、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於是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呂氏...
黃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下。《淮南子.覽冥》:「上際九天,下契黃壚。名聲被後世,光暉重萬物。」
籍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遠播,廣為人知。《漢書.卷四三.陸賈傳》:「賈以此游漢廷公卿間,名聲籍甚。」
名實俱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稱或名聲與實際一致。也作「名實相副」。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