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1.84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廖玉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歷畢業於台中女中、東吳大學中文系,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早期以「柳映堤」為筆名,從事人物專訪工作,曾擔任「幼獅文藝」月刊編輯。亦曾任教於中正理工學院、東吳大學、世新大學,現為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其研究專長為古典小說及戲曲、當代文學、散文及小說創作、及文學與電影研究。廖玉蕙的丈夫是畫家蔡全茂,他們育有一子一女。在廖玉蕙的多本書裡,都可以見到蔡全茂的繪畫作品。廖玉蕙的創作以散文為主,並有小說、論著等作品。其創作題材多來自家庭生活、師生互動...
廬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學時代開始用的筆名,有「取隱去廬山真面目」之意。廬隱從大學時期開始就在許多報章雜誌發表文章,內容由散文、小說、新詩到雜論不等。她於1925年(郭夢良逝世那年)發表第一本著作《海濱故人》,是短篇小說集,描寫五位女大學生對於愛情與婚姻的思索與掙扎。這本小說奠定她在文壇的基礎。郭夢良逝世之後,她到郭夢良的福州老家居住,任教於福州女子師範。但她與具有傳統想法的郭夢良家庭成員相處不好,1926年回到上海,於大夏大學任教。1927年(30歲)回到北京擔任北京市立女子第一中學校長半年。
吉辛(George Gissi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版了楊煉的詩集《易》;出版《靈山》和《一個人的聖經》的聯經出版社,也於同年出版了楊煉流亡海外以後的散文作品《鬼話》。而作為詩人,面對詩的寫作,楊煉有自己的高度和堅持,他說:「詩的質量不是於『詞』的強度,而在於聚合複雜經驗的智力的高低;簡單的詩是不存在的(卻可以流行),只有從複雜提昇到單純的詩,對具體事物的分析和對整體的沉思,使感覺包含了思想的最大縱深,也在最豐富的思想枝頭體現出像感覺一樣的多重可能性,層次的發掘越充分,思想的意向越豐富,整體綜合的程度越高,內部運動和外在寧靜間的張力越大,詩,就具有成為偉大作品的那些標誌...
魏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思想3 著作4 評價 生平 魏禧(1624~1681)字叔子,一字冰叔,號裕齋,亦號勺庭先生,江西甯都人,與兄際瑞,弟禮合稱"甯都三魏". 文學思想 為中國古代清初散文家。他對文章強調"積理","練識",以合於實用.他入清不世,喜表彰抗清的志節之士,他的文章力求雅正,結構嚴謹而文字樸實,因為合於"道"又合於黃帝的喜好,在當時負有盛名. 著作 《大鐵椎傳》,《江天一傳》等.文章合編為《寧都三魏全集》。 評價 魏氏無甚文才,好發議論,文章沒有什麼趣味.
詩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博士到了十七八歲,就隨著他學詩文。」
手卷不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手不釋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後,曹丕繼位為魏王,不久即竄位而自立為帝。曹丕在政治的抱負和成就上雖遠不及曹操,但對於文學的重視,則不在其父之下,《典論.論文》所說:「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可見一斑。又曹丕寫過許多的詩歌、散文、辭賦,其中《典論.論文》是文學批評的重要論著之一。曹丕對於文學的愛好,實有家學淵源。父親曹操不但是一代梟雄,也是著名的詩人;弟弟曹植的文采則更是不在話下,後人譽為「才高八斗」。父子三人對建安文學的蓬勃,更是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曹丕在《典論.自敘》一文裡記述了父親曹操勤於治學,即使身在軍隊之中,軍務繁忙之際,仍隨時拿著書本閱讀...
沙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童詩是天籟。詩是表現生命的火花。 著作 著作:◎詩集:《太陽的流聲》、《河品》、《空洞的貝殼》。◎散文集《沙白散文集》等。
精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心挑選。[例]這本散文集是精選各名家的作品彙整而成,內容十分豐富。
史蒂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