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皮日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834-883)字襲美,一字逸少,襄陽人,為唐代詩人。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性傲誕,嘗隱居鹿門山,以文章自負,尤善箴銘。咸通年間中進士,官太常博士,曾入黃巢幕府,故新、舊唐書皆未立傳,為黃巢所害。 著作: 皮日休著有《皮子文藪》10卷,為懿宗咸通七年皮氏自編。《全唐文》收皮日休文4卷,其中有散文7篇,為《文藪》所未收。《全唐詩》收皮日休詩共9卷300餘首,後8卷詩均為《文藪》所未收。可能是比較晚期的作品。 評價: 在大陸,則以他「參加農民起義軍」,給予很高的評價。
瓦歷斯‧諾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個台灣文學史上佔一席之地。他非常用心經營自己的文學生命,嘗試各種題材、文類和表現方式。他不但寫詩、散文、評論和報導文學,更計劃嘗試小說創作。他的文學天份是全面性的。  瓦歷斯的社會實踐早期比較是文字上的,犀利、孤峭的筆鋒,清晰、明確的邏輯思維,散發銳不可擋的論辯及批判能量。「九二一」大地震之後,他不容自己的投入自己部落的重建工作。從文字到行動,這似乎是瓦歷斯青少年時代就一直存在的召喚。  著有《永遠的部落》(散文, 1990 ,晨星)、《蕃刀出鞘...
小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野,本名李遠,1951年生,台灣台北人。原習生物,七零年代小說《蛹之生》開啟了小說和散文的創作。八零年代投身台灣電影製作和創作行列。九零年代又回歸童話、動畫創作。到了西元2000年底,又從事電視工作。作品有八十部以上。小野著作豐富,也屢次獲獎得到肯定,以散文為最多,而涵蓋小說、童話、電影劇本,作品至今合計逾一百部。作品往往以家庭與學校體制為主題。多年來他作品中對於臺灣學校教育的諸多檢討、提案,十幾年來在台灣教育改革與社會發展之下也漸漸有所修正與實...
聶華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喻、修辭,富節奏感、音樂性。 著作代表作:短篇集《翡翠貓》、長篇集《失去的精靈子》、《桑青與桃紅》、散文集《夢谷集》。其中《桑青與桃紅》取材於現實生活,特別是融合了寓言體小說、超現實主義、荒蕩派等寫作手法,小說以中國現代歷史變遷作為背景,透過女主角桑青由大陸到台灣,再從台灣到美國,這些經歷從她的希望到破滅以致精神分裂,深刻反映了那些甘願為舊勢力傳宗接代的悲劇。在此小說,聶華苓有很大的企圖心,要將個人命運和家國歷史寄託在一起,由女主角桑青改名為桃紅,呈現出近代中國的歷史悲劇。小說人物設計、場景構思、情節安排,整個用象徵手法...
鍾肇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等。現專職寫作且為寶島客家廣播電臺董事長。 寫作風格、觀點文風以小說為主兼及論述、散文、傳記。1961年出版《濁流三部曲》,是為台灣「大河小說」創作的第一人。其長篇小說可分兩大系列,一是自傳體小說,從終戰前夕一位知識青年的成長,反映時代與社會之蛻變,《濁流三部曲》為其代表;另一系列為歷史素材小說,道出受日本統治五十年來的歷史,以《臺灣人三部曲》為代表,描寫霧社事件的《馬黑坡風雲》、《高山組曲》也可歸屬此類別。短篇小說,明確呈現了他勇於接受新事物、不斷自我成長之特色。在1957年,他曾發表《文友通訊》,是...
費茲傑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賽爾妲精神崩潰,從此他的生活便充滿了痛苦。為了支付醫療費用和女兒的學費,他只得不斷替流行雜誌跟晚報寫散文、短篇小說,賺稿費過活,稿費高至四千美元一篇。他自我解嘲,說這是用粗製濫造的東西來換取時間,以便精心創作。1937年開始替好萊塢編劇,不斷通信遙控遠在東部瓦薩學院就讀的女兒,並開始動手寫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影壇大亨》(The Last Tycoon),結果還沒完成就過世了,初稿完成四分之三。 觀點 描述1920年代美國人在歌舞昇平中空虛、享樂、矛盾的精神與思想。 著作 長篇小說 《塵世樂園》(This Side of...
莫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大全,紅光亮」人物。小說中即便有英雄人物,也有着很明顯的人格缺陷(《紅高粱》的余占鰲等)。一個是散文的莫言,一個是小說的莫言,散文的莫言平靜,小說的莫言全是激情。 著作 《透明紅蘿蔔》《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臺之歌》《十三步》《酒國》《懷抱鮮花的女人》《夢境與雜種》《豐乳肥臀(上)(下)》《紅耳朵》《傳奇莫言》《會唱歌的牆》《食草家族》《檀香刑》《白棉花》《冰雪美人》《紅高粱的孩子》《北京秋天下午的我》《四十一炮(上)(下)》《小說在寫我:莫言...
郁達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郁文(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字達夫。 浙江富陽人,中國近代小說家、散文家、詩人。目錄1 生平1.1 少年時期1.2 赴日留學1.3 歸國以後1.4 抗戰時期1.5 遇害2 文學觀點3 著作3.1 小說:3.2 散文:3.3 日記3.4 舊詩4 參考文獻 生平 少年時期七歲入私塾。九歲便能賦詩。曾先後就讀於富陽縣立高等小學、杭府中學(與徐志摩是同學)。 赴日留學1913年赴日本留學。1919年11月就讀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
文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體名。一種賦體,形式較自由,多以散文說理狀物,純任自然,宋人之作多如此。如歐陽修〈秋聲賦〉、蘇軾〈赤壁賦〉等。也稱為「散文賦」、「散賦」。
詞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宋、元以後民間流傳的說唱文學。以散文敘事,雜以韻文詠唱。其韻文或為整齊句的詩讚,或為不整齊句的詞、曲、小調。較著名者為《金瓶梅詞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