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02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燃料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最高的石油製品。除用於燃料外,尚可做為裂解、氫製造、印刷油製造的原料。因含硫量很高,常造成大氣汙染。
巨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洪水。宋.陸游〈讀夏書〉詩:「巨浸稽天日騰,九州人死若丘陵。」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一七.談藝七.授經圖》:「此書舊無刊本,大梁水後,西亭藏書數萬卷,皆付巨浸。」
噪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喧譁、吵雜。明.劉基〈大熱遣懷〉詩:「渭泊靜寂,噪聒亂語談。」
赤力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擬聲詞。形容物體崩壞的聲音。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滉一滉廝琅琅震動山巖,腳踏得赤力力地軸搖。」元.朱凱《昊天塔》第二折:「我呵喝一喝骨碌碌的海山崩,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
改絃易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之牆不可圬也。」今漢繼秦之後,如朽木糞牆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姦生,令下而詐起,如以湯止,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1>之,乃可鼓2>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3>之,乃可理也。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 〔注解〕 (1) 更張:調整琴弦,重新張設。 (2) 鼓:彈奏。 (3) 更化:改舊換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
方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中國為「方夏」。《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贊曰》:「方夏崩,皇京煙埃。」
餿水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腐敗變味的殘羹煮提煉後所得的油。食用餿水油所炒炸的食物會引起各種病症。
鑊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喧鬧、忙亂。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一折:「那壁廂喜歡殺三貞婦,這壁廂鑊鐸殺五臟神。」元.王曄《桃花女》第二折:「則見亂交加不知是那個,則聽的滾滾熱鬧鑊鐸。」也作「和鐸」、「濩鐸」。
溺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職、不盡職。《漢書.卷九○.酷吏傳.序》:「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媮快乎?言道德者,溺於職矣。」
湯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銅錫製成的扁瓶,內盛熱水,可置於被子裡用以暖腳。清.徐珂《清稗類鈔.物品類.湯婆子》:「銅錫之扁瓶盛水,置衾中以暖腳。宋已有之,蘇東坡致楊君素札云:『送暖腳銅缶一枚,每夜熱湯注滿,塞其口,仍以布單衾裹之,可以達旦不冷。』即指此也。」《紅樓夢》第五一回:「他素日又不要湯婆子,咱們那熏籠上暖和,比不得那屋裡炕冷,今兒可以不用。」也稱為「腳婆」、「錫奴」、「湯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