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37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俠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身懷武藝,見義勇為、捨己助人的人。《元史.卷一八四.任速哥傳》:「義之所在,必亟為之,有古俠士風。」《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因幾斤膂力氣,好與俠士劍客往來。」也稱為「俠客」。
寒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古時善於相馬的人。《呂氏春秋.君覽.觀表》:「古之善相馬者,寒風是相口齒。」
口伐舌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辱於市人,越宿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此權也。」意思是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什麼要常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老奸巨猾的人的罪狀,讓他們非常恐懼害怕。張岱堅持自己史學家言論自由的理念,故寫此信與好友痛快言之。後來原文中的「口誅筆伐」演變為成語,用來指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他人的罪狀。
隙過白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白駒過隙」。見「白駒過隙」條。01.宋.蘇軾〈送表弟程六知楚州〉詩:「健如黃犢不可,隙過白駒那暇惜?」 
伺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偵察、窺察。《列子.說符》:「吾君伺察而得盜,盜不盡矣。」《北史.卷九三.僭偽附庸傳.蕭詧傳》:「宇文皛出入宮掖,伺察內外。」
挾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勢,或利用弱點,加以要脅控制。《儒林外史》第五回:「過了些時,果然把五個為頭的回子問成奸民挾制官府,依律枷責,發來本縣發落。」《紅樓夢》第八○回:「薛姨媽聽見金桂句句挾制著兒子,百般惡賴的樣子,十分可恨。」也作「脅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突出。《呂氏春秋.君覽.召類》:「南家之牆,犨於前而不直。」
殷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殷人滅夏,殷代的子孫應以夏代的覆亡作為鑑戒。語本《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後比喻為可供後人警惕借鏡的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後之君子,宜在殷鑒。忠信可矣,無神焉!」
北轅適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10>,舉欲信11>於天下,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12>,王之動愈數13>,而離王14>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注解〕 (1) 魏王:指戰國時魏國君王魏圉,生卒年不詳。在位三十四年卒,諡安釐,世稱安釐王。 (2) 邯鄲:戰國時趙國首都,地約當在河北省邯鄲市。 (3) 季梁:戰國時魏國臣子,生卒年不詳。 (4) 中道而反:中途折回。反,通「返」,回來。 (5) 衣焦不申:衣服上的皺折不去整理,比喻匆忙。焦,因風吹日曬致使的捲曲皺折。申,通「伸」,伸展。 (6) 頭塵不去:滿頭的塵埃不去清...
文無加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文不加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古人書寫時,如遇錯字,就在寫錯的地方塗一點墨,表示刪去。所以「文不加點」就表示文章一揮而就,不加以塗改,用來形容文人的才思敏捷,可以下筆成章,如東漢的禰衡寫〈鸚鵡賦〉時就「文不加點」。禰衡才傲物,不為曹操所容,因此曹操將他送到黃祖那邊。有一次黃祖的兒子黃射大宴賓客,有人獻上鸚鵡,黃射請禰衡即席為這隻珍禽作一篇賦。禰衡答應了,他並在賦中形容自己寫這篇賦時,下筆如飛,沒有任何的錯字和修改,很快地便將〈鸚鵡賦〉完成了。後來「文不加點」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文思敏捷、下筆成章,通篇無所塗改。後來「文不加點」就用來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援筆立成,不需塗改。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