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033 ms
共 10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社會型人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病程個案年齡至少要到十八歲才會獲得診斷,但大部分患者,在十五歲以前就出現某些行為問題的症狀,像是逃學、逃家、對動物或是他人殘酷行為、或破壞財物。盛行率男性為百分之三到四之間,兒女性則為百分之一,男性盛行率大於女性。(註1) 原因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個體幼年生活不能在家庭尤其是父母的關心溫暖中,獲得人格的健全發展,可能是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行為主義即認知學派,則是都認為是因家庭中不當教養所形成。在生物因素方面,身經系統的缺陷,使患者對威脅和壓力的反應...
|
名韁利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功名利祿如束縛人的韁繩和鎖鏈。[例]人一旦逃不出名韁利鎖,往往失卻真性情。
|
日暮途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哥哥不忍心看到父親遭小人構陷而見死不救,還是到牢中去看父親,果然父兄兩人最後都被處決。伍子胥於是開始逃亡,此時楚平王也下令重金懸賞捉拿,子胥只得白天躲藏,晚上趕路,才能艱辛逃出楚國。後來伍子胥到吳國,受到吳王闔閭重用。幾年以後,闔閭派兵攻打楚國,攻下楚國首都郢,這時楚平王已過世,伍子胥就從楚平王的墳墓挖出他的屍體,鞭屍三百,終於得報父兄之仇。然昔日好友申包胥卻派人轉告他說:「當年你可是楚王的臣子,曾經輔佐過他,而今天你卻鞭打侮辱他的屍體,這樣實在太過分了呀!」伍子胥回話說:「替我向申包胥說:『我現在的處境就像太陽快下山了,但要走的路卻還很遙遠,我只好做出違背情理的事情。』」另外在《史記.卷一一...
|
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脫離、逃出。如:「跳出火坑」。《紅樓夢》第五回:「萬望先以情欲聲色等事警其痴頑,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後入於正路。」
|
追亡逐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擊戰敗而逃走的敵軍。《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三道俱進,果衝休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徑至夾石,斬獲萬餘。」《文選.賈誼.過秦論》:「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也作「追奔逐北」。
|
星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頭髮花白的樣子。《文選.謝靈運.遊南亭詩》:「慼慼感物嘆,星星白髮垂。」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齣:「兩年吹角列營,每日調馬催征,軍逃客散鬢星星,恨壓廣陵城。」
|
現實治療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實治療法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葛拉瑟醫生所創的一種心理治療及輔導方法。現實治療法的出現最主要因為威廉葛拉瑟對於傳統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感到無效,而且將案主視為心理病中無辜的受害者,令案主逃避改變行為的責任,威廉葛拉瑟認為這種治療方式浪費時間,故此開闢另一種治療方法。目錄1 發展2 基礎理論2.1 心理及生理需要2.2 選擇理論2.3 總體行為3 特色3.1 負責3.2 治療關係3.3 此時此地4 介入手法4.1 建立關係4.2 介入5 貢獻6 限制 發展令威廉葛拉瑟對精神分析學感到最無力的時候,是他從事青年人的邊緣工作...
|
未竟事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被覺知的情緒,存留在個人的心中(徘徊在背景中)。個體缺乏覺察、害怕碰觸生命中不願面對的部份,通常與逃避有關。阻礙個體成長與改變的,包括悔恨、憤怒、憎恨、痛苦、焦慮、悲傷、愧疚、罪惡、被拋棄等---明顯存在記憶裡但卻未曾表達的(亦常為負面而強烈的)情感,往往與某些特殊、鮮明記憶或想像連結一起。於是這些明顯留在記憶裡但內心未曾完全察識、未曾被充份體驗或未能表達出來的情感在內心深處的潛意識徘徊,置於個體之中並渴望獲得滿足,因此影響到個體當下與環境的接觸,更在不知覺中進入現實生活,以不可預期的情緒經驗並藉由許多方式浮現,妨礙自...
|
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逃走、躲避。如:「跑掉」、「逃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
無法無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法紀、天理。形容人肆意妄為毫無顧忌。※語或出明.月榭主人《釵釧記.審問》。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