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9.14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夜以接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夜以繼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夜以繼日」就是以夜晚接續著白天的意思,是說用夜晚的時間來繼續做白天未完成的工作。這句成語出於《孟子.離下》,孟子以上古聖王為例,說明他們治國、愛民的德政。夏禹是個厭惡美酒而喜好有意義、合理言論的人。商湯持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用人惟賢,因此任用賢人沒有固定的常法。周文王把已經安定的人民,視同傷者,加以愛護,不敢勞動;追求正道,彷彿永遠沒有終止,不敢自滿。周武王從不輕慢身邊的臣子,也不會遺忘遠方賢德的諸侯。周公想要兼備夏、商、周三代聖王的美德,以實施禹、湯、文、武四位賢王的德政。當發覺做的有與聖王不合的地方,就仰著頭思考,白天想不出來時,夜晚就繼續...
七行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夢范巨卿,潁川士雖有奇異,未有能神而靈者也。汝南應世叔2>,讀書五行俱下,潁川士雖多聰明,未有能離並照3>者也。汝南李洪為太尉掾,弟煞人當死,洪自劾詣閤,乞代弟命,便飲酖而死,弟用得全,潁川雖尚節義,未有能煞身成仁如洪者也。汝南翟子威為東郡太守,始舉義兵以討王莽,潁川士雖疾惡,未有能破家為國者也。汝南袁公著為甲科郎,上書欲治梁冀,潁川士雖慕忠讜,未有能投命直言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梁書.卷四.簡文帝本紀》、《北齊書.卷一一.文襄六王列傳.河南王康舒孝瑜》。 (2) 應世叔:應奉,字世叔,東漢汝南人,生卒年不詳。少聰明,自幼及長,凡所經履,莫不暗記,讀書五行並下。桓帝時為...
銀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錢財。《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每銀錢出入,俱是老伯做主,先君并不曾問。」《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真似暴發新榮之家,濫使銀錢。」
自暴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自暴自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受學於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 著有《孟子》七篇,由弟子輯錄而成,共十四卷,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在〈離〉章中,孟子提到言行背棄仁義的人,就是自己害自己。孟子說:「不值得和自我蹧蹋的人談論仁義道理,不值得和自我放棄的人一起共事。說話違背禮義的人,是在蹧蹋自己。如果人自身不能心存仁愛,行事以義為準則,那就是自己放棄自己。仁,就像是一間很安全的房子;義,好比是正大的道路。拋棄安全的房子不住,捨棄正大的道路不走的人,真是可悲啊!」後來「自暴自棄」這句成語就從...
除舊更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除舊的,換成新的。晉.竺僧朗〈又報南燕王慕容德〉:「彗者除舊更新之象,奎為魯之分野。」也作「除舊布新」。
力不副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想做某事,力量卻無法達到。如:「這次子捅這麼大,我雖然想再幫你,卻已力不副心了。」也作「力不從心」、「力不從願」。
錢大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28~1804)字曉徵,又字辛楣,號竹汀,清江蘇嘉定人,乾隆進士;博通群籍,綜貫六藝,詩文為吳中七子冠,歷主鐘山、東、紫陽諸書院講席,著有《廿二史考異》、《十駕齋養新錄》、《元史藝文志》、《潛研堂集》等書。
達權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通權達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通權達變」當從「權變」演變而來。權,原來是秤錘的意思。秤錘的移動隨所秤的物品輕重而變,所以「權」本來就可引申為「隨宜變通」的意思。如《孟子.離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就是這個意思。後來更有「權變」一詞,用來指隨機應變。因為權變即為人情通達的表現,所以又有「通權達變」的說法。較早的文獻像《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這裡作「應權達變」,意思是一樣的。漢獻帝二十四年秋天,劉備的部下上書漢帝,聯名推舉劉備為漢中王,並擔任大司馬的職位,以整合軍隊和同盟的力量,討伐叛亂勢力。劉備接受推舉後,立刻上書獻帝,說明現今國家局勢動盪...
目下十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夢范巨卿,潁川士雖有奇異,未有能神而靈者也。汝南應世叔2>,讀書五行俱下,潁川士雖多聰明,未有能離並照3>者也。汝南李洪為太尉掾,弟煞人當死,洪自劾詣閤,乞代弟命,便飲酖而死,弟用得全,潁川雖尚節義,未有能煞身成仁如洪者也。汝南翟子威為東郡太守,始舉義兵以討王莽,潁川士雖疾惡,未有能破家為國者也。汝南袁公著為甲科郎,上書欲治梁冀,潁川士雖慕忠讜,未有能投命直言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梁書.卷四.簡文帝本紀》、《北齊書.卷一一.文襄六王列傳.河南王康舒孝瑜》。 (2) 應世叔:應奉,字世叔,東漢汝南人,生卒年不詳。少聰明,自幼及長,凡所經履,莫不暗記,讀書五行並下。桓帝時為...
賜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賜予姓氏,以表恩寵。如漢代敬,高祖賜姓劉氏之類。《國語.周語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漢書.卷四三.敬傳》:「賜姓劉氏,拜為郎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