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感動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天地神明感知而有所回應。比喻感動至深。如:「他的孝心感動天地,一家人終於團圓了。」
志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實。《水滸傳》第二回:「若是個志誠老實的人,可以容他在家出入。」《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今見官人態度非凡,抑且志誠軟款,心實欣羨。」
意切辭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意切,言辭詳盡。唐.李翶〈勸裴相不自出征書〉:「伏望試以狂言訪於所知之厚者,意切辭盡,不暇文飾。」也作「意切言盡」。
毣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恭謹誠的樣子。《漢書.卷七二.鮑宣傳》:「願賜數刻之間,極竭毣毣之思,退入三泉,死亡所恨。」明.胡繼宗《書言故事.卷一一.字辨類》:「毣毣,敘瞻戀曰:『極竭毣毣之思。』」
花嘴花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花言巧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論語》裡曾記載孔子的一段話:「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這不是仁的表現。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與學生講解這段話時,解釋說:「做任何事都要有誠心,沒有誠心便是不仁。說話動聽、和顏悅色,本來就應該這樣,而且也不害事,但如果為了取悅別人而不誠心的話,那是不可以的。」「巧言」二字有人解釋為說話不誠,朱熹告訴學生說:「依我之見,巧言是指虛假好聽的話,今天有不少讀書人舞文弄墨,妙筆生花,但寫的盡是些言不及義的文章,就是所謂的巧言,也就是『花言巧語』。」朱熹用「花言巧語」來解釋《論語》裡的「巧言」二字,後來「花言巧語」...
急若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武帝時,徵為太子洗馬,但他認為祖母年事已高無人奉養,於是上〈陳情表〉婉轉地辭謝聖意,內容非常哀切摯。武帝看了之後大為感動,於是賜奴婢與食米,使其終養祖母。表中有一段寫到:「詔書下得十分急切嚴峻,責備臣逃避怠慢,郡縣長官派人逼迫,催促臣趕快上路,州官也登門來催逼,簡直比流星的光還要急切。想要立即奉詔上路,可是祖母的病日漸沉重,但是又不能不去,情勢窘迫,臣實在是進退兩難。」後來「急如星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情勢急迫。
足踏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讚賞。宋神宗更為這本史書取名為《資治通鑑》,表示這部史書能作為歷代治亂興亡的借鏡。司馬光做事認真勤的態度,可以從這兒看出。所以有一次司馬光問他的好友邵雍,說:「你認為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邵雍便回答:「你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正是對於司馬光最貼切的讚美。後來「腳踏實地」被用來比喻做事切實穩健。
悚然生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悚然,敬畏的樣子,與「肅然」義近。「悚然生敬」猶「肅然起敬」。見「肅然起敬」條。01.宋.龔明之《中吳紀聞.卷五.張子韶與周煥卿簡》:「書詞惻,讀之令人悚然生敬。」 
至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為誠的心意。《晉書.卷九五.藝術傳.王嘉傳》:「人候之者,至心則見之,不至心則隱形不見。」《文選.孔融.論盛孝章書》:「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明主之至心。」
款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到,情意融洽。《北史.卷二二.長孫嵩傳》:「隋文龍潛時,與平情好款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