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憂國哀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哀憐百姓。漢.王符《潛夫論.救邊》:「會坐朝堂,則無憂國哀民惻之誠,苟轉相顧望,莫肯違止。」也作「憂國恤民」。
宸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的心意。《魏書.卷九三.恩倖傳.王叡傳》:「宸衷切,備在絲綸。」唐.白居易〈賀雨〉詩:「庶政靡不舉,皆出自宸衷。」
實心實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誠摯的心意。《二刻拍案驚奇》卷九:「我如今只得再央龍香姐拿件信物送他,寫封實心實意的話,求他定下個佳期。」《紅樓夢》第一○九回:「五兒聽了,句句都是寶玉調戲之意,那知這位獃爺卻是實心實意的話兒。」
垂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予憐憫。常為求用語。《西遊記》第二九回:「伏望父王垂憫,遣上將早至碗子山波月洞捉獲黃袍怪,救女回朝,深為恩念。」明.沈鯨《雙珠記》第二一齣:「況我夫妻危迫存亡之際,皇天豈不垂憫。」
一片至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心的真摯與誠。《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聖人望下一看,見他正是服官政的年紀,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至意誠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為誠的心意。《孤本元明雜劇.萬國來朝.第二折》:「則為我至意誠心,忠肝義膽,我可也並無偏背。」
咎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錯。漢.曹操〈手書答朱靈〉:「來書惻,多引咎過,未必如所云也。」唐.柳宗元〈與楊誨之疏解車義第二書〉:「蚤夜惶惶,追思咎過。」
通政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明、清時置,掌內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訴之事。《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便把教養的事,細細做了十策。又寫了一道『求恩賜還山』的本,從通政司送了進去。」也稱為「銀臺」。
鐫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
規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勸談。《紅樓夢》第一回:「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