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北京外國語學院(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京外國語學院是一所高等語文學校;一九六○年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大學,屬國家教育委員會。校址在北京市西三環北路二號,占地四百八十餘畝,校舍建築面積二十二萬多平方公尺。
  北京外國語學院的前身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創建於民國三十年(1941)三月,同年十二月改為中共中央軍委軍事學院俄文科;三十一年(1942)延安大學俄文系併入,成立軍委俄文學校;三十三年(1944)六月增設英文科,九月改名延安外國語學校;三十五年(1946)一月,部分師生到張家口,在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內成立外語系,於六月與晉察冀軍政幹部的外文幹部訓練班合併,成立華北聯合大學外國語學院;三十七年(19...
東北師範大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北師範大學是國家教育委員會所屬的高等師範學校;校址在吉林省長春市斯大林大街一一○號,占地一千二百二十多畝,校舍建築面積四十二萬平方公尺。
  東北師範大學的前身是東北大學,民國三十五年(1946)三月創建於遼寧省本溪市;三十七年(1948)遷往吉林省,與吉林大學合併,校名仍為東北大學;一九四九年夏遷往長春市,與張學良將軍創辦的另一所東北大學的文學院、理學院、法商學院合併成為統一的東北大學;長春大學、長白師範學院等相繼併入;一九五○年三月,學校確定以培養教師為主,遂改現名。一九五八年改吉林師範大學,一九七八年恢復現名,校址仍在長春。
  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三學年度,學校設...
職務等級制度(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務等級制度係指大陸地區按照不同職務畫分不同級別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將不同性質的工作畫分出不同的職位,同一職位又根據不同的專業分出不同的職系,同一種職系中又據不同的工作任務、工作量、工作責任、任職條件畫分出若干職務等級。大陸現行的職務等級制度有:(1)專業技術人員職務等級制度。根據不同的專業分為高等教育教師、科研(研究)專業技術人員、中小學教師、工程人員、醫療衛生專業人員等職系。在不同職系中又分若干職務等級,如高等學校教師分為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等職務等級;(2)事業行政管理人員職務等級制度。分為六個職員職務等級;(3)國家公務員職務等級制度。分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級別分為十五個等級。...
一綱多本(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綱多本」指實行統一教學大綱和課本編寫多樣化的中小學教材編寫制度;「綱」指教學大綱,「本」指教科書和其他教材。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中國大陸中小學採用統編教材,即全大陸各地只有一套教材。由於幅員遼闊,各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度很不均衡,教育發展水準差距很大,實行一套統編教材不能適應各地實際需要。為了改變這種局面,鼓勵各地編寫適當地需要的教材,豐富各門課程教材的品種,實行教材的多樣化,促進教材品質的提高,國家教育委員會決定改革原有教材編審制度,將教材的編和審分開。一九八六年九月,國家教育委員會正式成立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負責中小學教材的審定工作。在實行統一教學計畫、統一教學大綱的前提...
分級管理(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級管理係指大陸地區對義務教育管理的指導思想。
  一九八五年五月,中共中央頒行〔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規定:「義務教育管理權屬於地方。除大政方針和宏觀規畫由中央決定外,具體政策、制度、計畫的制定和實施,以及對學校的領導、管理和檢查,責任和權力都交給地方。省、市(地)、縣、鄉分級管理的職責如何畫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決定。」之後制定的〔義務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又規定:「實施義務教育,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按省、縣、鄉分級管理。
  歷經近十年的實施義務教育試驗,大陸地區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職責權限之畫分,主要為:
1.國家...
總務主任(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總務主任舊稱庶務主任或事務主任,為各類學校中主持學校後勤事務工作的行政負責人。
  一九四九年後,大陸地區將事務主任改稱總務主任。一九五二年教育部頒發的〔中學暫行規程(草案)〕規定:「中學設教導、總務兩處」,「總務處設總務主任一人,在校長領導下主持全校事務行政工作。在規模較小的學校,可不設總務處,酌設事務人員辦理事務行政工作。」「總務主任由省、市文教廳、局委任。」該規程中還規定:總務主任為「校務會議」組成代表之一,可參與討論教育實施計畫、審查學校預、決算及商議其他學校中的重要問題。
  總務主任的主要職責是:(1)負責提供學校正常教育及教學工作所需的各類物質;(2)妥善...
保送入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送入學是大陸地區高等學校現行招生方式之一。即由中學、中等師範學校或外語學校(按比例)推薦保送本校部分優秀畢業生,經有權接收保送生的高等學校考查同意,免於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而直接錄取入學。一九八五年開始試行,一九八七年四月,國家教育委員會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暫行條例〕第九章第五十一條規定:為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彌補統一考試招生制度的某些不足,由國家教育委員會授權的高等學校可以招收保送生。一九八八年二月國家教育委員會正式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保送生的規定〕。根據這一規定,面向全國或大區招收保送生的高等學校由國家教育委員會確定(當年確定了北京大學等五十二所),...
基礎教育辦學體制(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礎教育辦學體制係指在大陸地區基礎教育由誰來辦和如何辦的有關問題。所指的基礎教育,一般是對受教育者所實施最初階段的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包括小學和初級中學階段,年齡從六歲至十五歲。現階段基礎教育是通過實施義務教育來完成的。一九八六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在大陸實施從小學到初級中學共九年的義務教育,這九年就屬於基礎教育階段。
  自一九四九年以後,大陸地區基礎教育辦學體制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從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七年,實行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領導,基礎教育由縣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實行的是中央集權制管理;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這一時期把基礎教育的辦學權下放,由...
民辦教師(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辦教師係大陸地區教師中不在國家編制、不受國家工資而任職的教師。民辦教師大都在一九六○年代或以前因中小學數量急遽膨脹、教師短缺而進入教師行列。民辦教師一般任職時學歷不足。其工資由地方負責,因此民辦教師一般工資較公辦教師為低。一九八○年中期,大陸地區中央政府開始津貼民辦教師,但民辦教師之主要工資仍然靠地方籌措。民辦教師屬農民身分,因此不能轉入其他職業,但有農地可以有耕作收入。大陸地區官方規定一九八一年後不得再聘用新的民辦教師。至一九九○年代初期,中學民辦教師已大致絕跡,小學民辦教師則集中於農村。直至一九九五年,小學教師中仍約有三分之一為民辦教師。
試點(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試點」是大陸在推行某項改革之前,先在某些地方(稱為「點」)試行,以期吸收經驗,改進方案,然後在各地(稱為「面」)推廣。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