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熱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思想、感情完全投入於彼此互相愛慕的情況。如:「他們倆正陷入熱戀,一些現實問題,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甘耀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和豐沛的想像力,營構出一個充滿閱讀樂趣的故事,宛如鄉野奇譚,又似魔幻小說。他取消了疆界,讓故事擺脫現實的束縛,因而寫得更自由更放肆,原本不起眼的細節和人物,都被他寫活了。責任編輯:張嘉倫
日蓮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佛教宗派之一。十三世紀日蓮創立,故名「日蓮宗」。此宗雖受日本天台宗的影響,但特別重視《妙法蓮華經》,尤其《妙法蓮華經》經題五字,認為只要誠心皈依本尊,口唱經題就能即身成佛,並有可能在現實顯現佛的淨土。此宗以身延山久遠寺為總本山,分派很多,在臺灣亦有少量的信徒。
黃鐘長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黃鐘毀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楚臣屈原受讒言毀謗,懷王時,放逐漢北,楚頃襄王時雖召回重用,旋又遭讒,流放江南,於是作〈九歌〉、〈卜居〉等篇,以明己志。〈卜居〉這篇是寫他一直得不到召見,理想和現實的相互矛盾,心裡感到迷惑,於是去見太卜,想借由占卜結果來解開心中的迷惑。文中屈原說他不知該怎麼做才是對的,覺得世間汙濁不清,輕薄的蟬翼被認為是重的,千鈞卻是輕的,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遭到毀壞拋棄,才質如瓦釜卻發出如雷巨響,直似妖怪作聲,庸人在職;善於毀謗別人的人位居高位,賢能的人才卻沒有名聲。屈原以「黃鐘」比喻賢士,「瓦釜」比喻讒人,感嘆小人得志,世間沒人了解他的廉潔堅貞。後來「黃鐘毀...
公式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根據現實問題、具體情況,而以某種固定方式刻板地處理問題。如:「這次事件不宜套用已往公式化的處理方式,應另立專案來解決。」
精心孤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君子,憂心欽欽」句,婦人藉行蹤飄忽的晨風,仍然會回到樹林之中,反問遠行的夫君為何不肯回來,隱含了對現實生活的苦悶,有勞苦憂心的意思。屈復(西元1668∼1744?),清陝西蒲城人,字見心,號悔翁,晚號金粟道人。朝隆元年舉博學鴻詞,不就。沈德潛謂其不屈節,是有守之士。二十七歲出遊,行遍南北,自稱「七十有七齡,半百在行旅」。熟悉古今興亡之事,詩作多緬懷往事。著有《弱水集》。在〈論詩絕句〉中,屈復自述其創作理念,他認為自三代以後,文人都喜好美名,彼此互相輕視,而各個朝代均有傑出的人才,就像春天的繁花既多又燦爛。又自謙自己雖然像野花一樣沒什麼才華,但仍費盡心力,從事創作,希望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境界,...
內在的教育目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促使我們的智慧產生激發,卻會讓人呆坐在原地,任人指揮;在傳統中,也常常無法與情境發生連結,因此有脫離現實之疑慮,遙遠而不切實際;訪愛了人類自由行為之模式,更扼殺了最重要的創意;教學者以及受教者,僅以機械式的思維作為互動的模式,二者之間無法產生新的事物。(註2) 關鍵字中文:內在的教育目的英文: Internal Aim Theory 參考書目註1 高廣孚。教育哲學,頁95-97。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註2 詹棟樑。現在教育哲學,頁467-470。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瞎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合現實的幻想。如:「他只知瞎想,卻從來不肯認真去實行。」
雷鳴瓦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瓦釜雷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楚臣屈原受讒言毀謗,懷王時,放逐漢北,楚頃襄王時雖召回重用,旋又遭讒,流放江南,於是作〈九歌〉、〈卜居〉等篇,以明己志。〈卜居〉這篇是寫他一直得不到召見,理想和現實的相互矛盾,心裡感到迷惑,於是去見太卜,想借由占卜結果來解開心中的迷惑。文中屈原說他不知該怎麼做才是對的,覺得世間汙濁不清,輕薄的蟬翼被認為是重的,千鈞卻是輕的,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遭到毀壞拋棄,才質如瓦釜,卻發出如雷巨響,直似妖怪作聲,庸人在職;善於毀謗別人的人位居高位,賢能的人才卻沒有名聲。屈原以「黃鐘」比喻賢士,「瓦釜」比喻讒人,感嘆小人得志,世間沒人了解他的廉潔堅貞。後來「瓦釜...
縮手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袖手旁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柳宗元(西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人,故亦稱為「柳河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德宗貞元時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又貶柳州刺史,故亦稱為「柳柳州」,後死於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唐代古文運動主將,私交甚篤。其詩文擅於刻劃山水,反映現實,風格清新峭拔。柳宗元大部分的著名作品,是在貶謫永州的十年間完成的。他描寫山水,不僅基於長期的觀察和敏銳的感受,更能將山水予以形象化,捕捉不同山水間的個性化特徵,賦予每一座山、每一條溪流獨特的面貌。除了對山水的描摹,柳宗元也藉著山水來表達自身對現實的激憤不平,使其作品真正達到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境界。雖...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