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82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清涼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薄荷油、樟腦、桂皮油、桉葉油等加石所製成的膏藥。清涼而具強烈刺激性藥味。可治蚊蟲螫咬、頭痛鼻塞等病症。也稱為「萬金油」。
打牙巴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牙巴骨,即牙床骨。「打牙巴骨」指受到驚嚇時,上下牙齒因顫抖而互相撞擊。如:「這部電影太恐怖了,嚇得他直打牙巴骨。」《醒世姻緣傳》第五二回:「狄希陳嚇的那臉滓似的焦黃,戰戰的打牙巴骨,回不上話來。」
帛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布帛上寫字後,搓成丸狀,用來暗遞消息。《新唐書.卷二二五.逆臣列傳中.李希烈》:「及希烈死,子不發喪,欲悉誅諸將乃自立,未決。有獻含桃者,竇請分遺仙奇妻,聽之,因帛丸雜果中,出所謀。」
白背飛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白蟲。全身黑色,惟背上白色。為水稻害蟲之一。也稱為「稻飛蝨」。
硬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樹脂、樹、鉛石鹼、脂肪等黏性物混合製成的物質。在常溫時為固體,遇體溫則軟化而黏著,外科用以敷於傷口,以防空氣、汙物等侵入,或為固定消毒布之用,如橡皮膏之類。
金粟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宋朝時歙州生產的具有濃淡斑紋的黃藏經紙。因專供金粟山等處著名寺院刻印藏經之用,故稱為「金粟箋」。
鑞鎗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名無實、中看不中用。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柳秀才你是個麗春園除了名的敗柳,我王煥是個百花亭墜了榜的鑞鎗頭。」也作「臘鎗頭」、「槍頭」。
剪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貯存從燭剪下的燭蕊的小筒。《紅樓夢》第二九回:「可巧有個十二三歲的小道士兒,拿著個剪筒,照管剪各處的花。」
燭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以固定燭的簽子。《紅樓夢》第五三回:「每一席前豎一柄漆幹,倒垂荷葉,葉上有燭信,插著彩燭。」
臘鎗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虛有其表,中看不中用。如:「我當你多厲害,原來是個臘鎗頭,中看不中用。」也作「槍頭」、「鑞鎗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