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慕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傾慕教化。《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前單于慕化鄉善稱弟,遣使請求和親,海內欣然,夷狄莫不聞。」
開布誠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兼軍事家。東漢末年,他隱居耕讀,劉備聽說他的才能,於是三顧茅廬,登門請求諸葛亮出來從政。諸葛亮執政期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陳壽在《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非常推崇,他讚揚諸葛亮在當丞相時,能夠「開誠心,布公道」,以真心對待部屬,處事大公無私,所以受到大家的愛戴。即便他「用法嚴峻」,但人民雖畏懼卻沒有怨言。軍政大權都操在他的手中,但後主對他絲毫不疑。因此,陳壽認為他是跟管仲、蕭何差不多的人物。後來「開誠布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
負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荊,楚木,可作鞭杖。負荊指背負鞭杖,請求責罰。表示認錯賠禮。《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假扣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事或行政訴訟強制執行前的一種程序,係指債權人為保全債務人將來的金錢給付,而請求法院暫時扣押債務人之財產,禁止其處分。
乞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請求寬饒活命。《北史.卷三一.高允傳》:「殿下以臣侍講日久,哀臣乞命耳。」《聊齋志異.卷六.馬介甫》:「婦叩頭乞命,但言知悔。」
求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請求他人。如:「求人諒解。」《紅樓夢》第七七回:「賣油的娘子水梳頭。自來家裡有的,好壞不知給了人多少,這會子輪到自己用,反倒各處求人去了。」
就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語本《論語.學而》:「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指向人討教,請求指正。《聊齋志異.卷五.郭生》:「少嗜讀,但山村無所就正。」
去草絕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斬草除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衛兩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陳桓公沒有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說:「治理國家的,看到惡人惡事,就要像農民剷除田裡的雜草一樣,直接將聚生的雜草連根拔起,不讓它有再生的機會...
賞口飯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他人給予食物。今多用於比喻給份工作做。如:「對賞口飯吃的老董,他一向言聽計從。」
求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別人幫忙或寬恕、原諒。《水滸傳》第三六回:「已經赦宥事了,必當減罪。求告這廝們做甚麼!」《紅樓夢》第七一回:「這兩個小丫頭子纔七八歲,原不識事,只管器啼求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