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真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畫或詩文等確實出自署名作者的手筆,而非偽託、假造。宋.劉迎〈題十眉圖〉詩:「寶箱拂塵金𨧱膝,周昉丹青見真筆。」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一.李青蓮詩》:「青蓮胸懷浩落,不屑屑於恩怨,何至誹謗如此!恐亦非其真筆也。」
|
有來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來歷、背景、勢力。《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又見他那陣吹謗懵詐,來的過沖,像是有點兒來頭,不敢合他較正。」
|
媮合苟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承苟且,以求容身。《漢書.卷五一.賈山傳》:「退誹謗之人,殺直諫之士,是以道諛媮合苟容,比其德則賢於堯舜,課其功則賢於湯武,天下已潰而莫之告也。」
|
標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毀謗
|
坐井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種個人的說法,不能像儒家的道德,能成為天下的公論。至於老子會對仁義有所輕視,倒也不是老子故意要去毀謗,那是因為老子像坐在井底,所看到的天自然就小了。後來就從這裡演變成「坐井觀天」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眼界狹小,見識不廣。
|
抆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掩蓋。宋.洪邁《容齋四筆.卷六.記李履中二事》:「崇寧中,蔡京當國,欲洗邢恕誣謗宗廟之罪,既抆拭用之,又欲令立邊功以進身,於是以為涇原經略使。」
|
僉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共同商議。宋.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檜之遂非愎諫,已自可見,而乃建白令臺諫、侍臣僉議可否,是蓋畏天下議己,而令臺諫、侍臣共分謗耳。」
|
貧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讀書人、窮人。《晉書.卷四一.列傳.劉寔》:「嘗詣石崇家,如廁,見有絳紋帳,綑褥甚麗,兩婢持香囊,寔便退,笑曰:『誤入卿內。』崇曰:『是廁耳。』寔曰:『貧士未嘗得此。』乃更如他廁。」《北史.卷四一.列傳.楊播》:「然取士多以言貌,時致謗言,以為愔之用人,似貧士市瓜,取之大者。」
|
不遂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稱心如願。《紅樓夢》第六八回:「小人不遂心,誹謗主子,亦是常理。」
|
贓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誣蔑、毀謗他人的名譽。《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我好耽耽坐在這裡,卻與誰有約束?把這等話贓汙我!」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