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退避、退出。《禮記.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宋.蘇軾〈與辯才禪師〉詩:「得此閑郡,雖未能超然遠引,亦退老之漸也。」
|
名列前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章,貴有常尊,賤有等威,禮不逆矣。德立,刑行,政成,事時,典從,禮順,若之何敵之?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子姑整軍而經武乎,猶有弱而昧者,何必楚?仲虺有言曰:『取亂侮亡。』兼弱也。〈汋〉曰:『於鑠王師,遵養時晦。』耆昧也。〈武〉曰:『無競惟烈。』撫弱耆昧以務烈所,可也。」彘子曰:「不可。晉所以霸,師武臣力也。今失諸侯,不可謂力。有敵而不從,不可謂武。由我失霸,不如死。且成師以出,聞敵彊而退,非夫也。命有軍師,而卒以非夫,唯群子能,我弗為也。」以中軍佐濟。 〔注解〕
(1) 蒍敖:孫叔敖,春秋楚人,生卒年不詳。蒍賈之子。兒時於路上見兩頭蛇,聞人言,見此蛇者必死,...
|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拿來參究,直向內心去求答案。有時會覺得內心紛亂難安,像嘴裡咬到鐵釘一般,毫無滋味,在此當頭,千萬別退卻,因為這是即將體悟的時候。原來佛法緣於我們的心思,如果沒有一切心思,哪需要佛法來度呢?心裡紛亂難安,不就是體悟佛法的機緣嗎?這裡的「七上八下」就是形容心情起伏不定、忐忑不安的意思。
+
「七上八下」也可以用在表示中等的意思,形容普通而不出眾。這種用法也在宋代文獻就可以看到。在趙令畤《侯鯖錄》卷七提到一段故事:宋朝傅欽之在擔任御史中丞的時候,曾經奏章評論劉攽(ㄅㄧㄣ)的姪子仲馮。有一天,劉攽遇見了傅欽之,就說:「我的姪子是不是犯了什麼過錯,以致於讓您要奏章來評論呢?」傅欽之感到慚愧,回答說...
|
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減退、衰退。如:「此消彼長」。《易經.泰卦》:「《彖》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
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退縮。參見「斂手」、「斂足」等條。
|
禍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在孔門四科中,列於政事科。求,冉求(西元前522∼?),字子有。春秋時代魯國人。為孔子弟子。性謙退,有才藝,擅長政事。魯哀公三年時成為季氏的家臣,在孔門弟子中名列政事科。亦稱為「冉有」。
(2) 相:輔佐。
(3) 分崩離析: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見「分崩離析」。
(4) 干戈:比喻兵事、戰亂。
(5) 季孫:春秋時魯國大夫世家,與孟孫、叔孫並稱「三桓」,掌握魯國實權。
(6) 顓臾:魯國境內一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顓,音ㄓㄨㄢ。
(7) 蕭牆:蕭,肅敬。牆,指屏風。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到屏風之處而更加肅敬。故以蕭牆比喻內部或至近之地。
|
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急忙、緊迫。[例]遽進、遽退
|
逆來順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三回:「從前受了主人的罵,無非逆來順受;此時受罵,未免就有點退有後言了。何況他是借此出氣的,罵得不在理上。」
|
笑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是低頭灑掃,完全沒有禍到臨頭的驚慌。司馬懿見狀,以為諸葛亮是要誘敵深入,城內必有伏兵,於是決定暫且退兵。諸葛亮料想司馬懿當會整軍再來攻,便趁著魏軍退兵的空檔,帶著全城百姓與軍士,棄守西城,退入漢中。而他在這場交戰中,不費一兵一卒便以計退兵,不但在當時令人驚嘆,後世更有人作詩讚曰:「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而諸葛亮在大敵當前時,猶能「披鶴氅,戴綸巾」,「笑容可掬,焚香操琴」,那一派悠閒瀟灑、處變不驚的風範,也讓後世景仰不已。
|
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退職的官僚或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如:「官紳」、「鄉紳」、「土豪劣紳」。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