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將軍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堂前兩邊的梁柱。亦泛指一般的大柱子。《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只見兩個力士,捉一個後生,去了巾帶,解開頭髮,縛在將軍柱上。」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折:「且入牢去,將軍柱上拴了頭髮,上了腳鐐手,抬上匣床。」
情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知、清楚的知道。唐.駱賓王〈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詩:「情知唾井終無理,情知覆水也難收。」《紅樓夢》第四回:「薛蟠見母親如此說,情知不過的,只得吩咐人夫,一路奔榮國府來。」
衫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一種婦人的服裝。唐.元稹〈雜憶〉詩五首之五:「憶得雙文衫子薄,鈿頭雲映褪紅酥。」《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就揭開了外邊衫子與裙子,把褲子解了帶,褪將下來。」
倫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發源自古巴非洲系居民間的舞蹈節奏。為英語rumba的音譯。快速而充滿活力的四分之二拍子是其特色,身體動多於腳步移動。十九世紀初流行於歐洲、北美各地,成為交際舞的新韻律。
證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證據、證明。《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若兄弟十年不來,其間萬一有些好歹,這紙文書便是個老大的證見。」《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王老員外結了崔寧,四鄰舍都是證見。」
揉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摩擦、輕擦。如:「腿傷了,請你幫我揉揉。」
牽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說媒、做牽頭。《西遊記》第二三回:「行者道:『沒處放馬,可有處牽馬麼?』獃子聞得此言,情知走了消息,也就垂頭頸,努嘴皺眉,半晌不言。」
反死回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他救回而已。」後來「起死回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醫術高明。亦用於比喻毫無希望的情勢轉過來。
鼓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為單皮鼓和檀板兩種樂器的組合,二者皆為節拍樂器,為戲曲樂隊的指揮樂器。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齣:「六朝興廢怕思量,鼓板輕輕放,沾淚說書兒女腸。」《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打鼓板纔立到沿口,輕輕的打了一下鼓板,只見那貼旦裝了一個紅娘,一一捏,走上場來。」
意回心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當時學者「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是批評他們雖然讀聖賢書,卻不知應該改變自己原有態度,轉既有主觀,真心實義地回頭思考聖人話語,以做出正確的理解。後來「回心轉意」演變為成語,用來指改變心意,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待我慢慢的勸化俺媳婦兒,待他有個回心轉意,再作區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