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百姓生活非常困苦。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民疲士苦,人不聊生。」《元史.卷二.定宗本紀》:「是歲大旱,河水盡涸,野草自焚,牛馬十死八九,人不聊生。」也作「民不聊生」。
|
珍珠港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是一場決定性地戰爭,使美國人放棄了孤立的心態,投入歐洲戰場,並以其強大的工業能力作為後盾,一舉使疲弊的歐戰和太平洋戰場得以反擊。針對此事件,也有許多陰謀的猜測,如美國事前早已知情等。但無論如何,此事件都是戰爭中的一大轉捩點,並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參考書目註1李邁先譯(1974)。西洋近世史冊三,頁200-202。台北:幼獅出版
|
負薪之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薪材疲累,體力未復。引申為有病的謙詞。《禮記.曲禮下》:「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也作「負薪之病」、「負薪之疾」。
|
銳未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龐大部隊的行動。趙軍只要能事先守住陘口,便可居高臨下,以逸待勞,處於優勢;反觀韓信千里行軍,軍隊體力疲乏,居於劣勢。趙軍有一名謀士李左軍向陳餘分析情勢,認為韓信在短時間屢建奇功,乘勝進攻趙國,士氣旺盛,鋒銳難以抵擋,趙軍應先避開漢軍的鋒芒,不宜正面交戰。而漢軍千里行軍,糧草輸送若是有所遲延,將是其最大的弱點。由於井陘口道路狹隘,車馬不能並行,因此補給的輜重車輛必定落於大軍之後。因此,李左車向陳餘建議,由他帶領三萬人馬從小徑奇襲漢軍補給部隊,斷其糧道,這樣韓信必被趙軍打敗。但是陳餘沒有採納李左車的建議,最後終被韓信用計所敗,斬於泜水之上。「銳不可當」這個成語,或許就從這裡的「其鋒不可當」演變而出...
|
攻難守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而守起來易。馮忌進而分析說趙國既沒有屢戰屢勝之威風 而燕國也沒有遭受像長平之戰那樣巨大的傷損拿我們疲憊不堪的軍隊 去攻打強燕不僅占不到什麼便宜 還會讓強秦鑽我們的空子。那樣做 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平原君趙勝覺著馮忌的話很有道理便取消了攻打燕國的想法。 2.語譯 形容堅守以逸待勞 與攻取相比而較容易。 3.故事內容 趙國在長平戰役慘敗後,打算通過掠奪燕國的領土,來補償自己遭受的損失。平原君問他的大將馮忌說:「我要出兵攻打燕國,您看怎麼樣?」馮忌回答說:「這是不可以的。您看,秦國乘著連打七次勝仗的威風,在長平和咱們交手,...
|
揭竿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揭竿而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揭竿而起」典源作「揭竿為旗」,出自西漢文學家兼政論家賈誼的〈過秦論〉。文中指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施行暴政,以致陳涉(名勝,字涉)能以一介貧賤之士,率領數百個疲累的士卒,以砍下的樹枝為兵器,高舉竹竿作為號召群眾的旗幟,使得天下人群起響應,終於遭到滅亡的命運。後來「揭竿而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起義舉事。在《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也引用了這一段文字。
|
兵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器及甲冑等軍械裝備。亦引申指軍事、戰爭等有關的事物。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二:「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三國演義》第三二回:「袁氏連年喪敗,兵革疲於外,謀臣誅於內。」
|
過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妄自菲薄」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據《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引)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德)〔聽〕,以光先帝1>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2>,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注解〕
(1) 先帝:指劉備(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
|
酸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乏無力。《西遊記》第二八回:「遍體酥麻,兩腿酸軟。」《紅樓夢》第一○回:「精神倦怠,四肢酸軟。」
|
千里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駒,少壯的馬。千里駒指日行千里的良馬。如:「這匹馬可連續奔馳數十里而不氣喘、不疲倦,真不愧為千里駒。」也稱為「千里馬」。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