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口吃喝。《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在鎮上輸了,又噇了幾杯燒酒,噇的爛醉。」
明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彩券遊戲中,猜測中獎號碼的用語。指神棍或徒藉卜筮或乩童等迷信方式,所求得的號碼。後亦用於股市,指有可靠消息來源的訊息。
淋漓痛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法辦二人,客氏於浣衣局被鞭笞至死。 (4) 魏忠賢:原名魏盡忠(西元1568∼1627)。少嗜,無力償債,遂入宮為太監。與熹宗乳母客氏私通,受熹宗寵信,掌東廠之事。權傾一時,干朝亂政,結黨營私,誣陷忠良。有不服者,俱遭殺黜,媚之者稱其九千歲。思宗即位,發其奸,訴其罪,忠賢行至阜城,自縊而死,詔磔其屍。
雙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博遊戲方式。有點類似下棋,賽盤上兩邊各置十二格,雙方各持十五枚黑或白色棒槌狀的馬子立於己邊,比賽時按擲骰子的點數行走,先走到對方區域者獲勝。《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跡》:「本縣錄事老爺有兩位郎君,好的是博,也肯使花酒錢,有多嘴的對他說了,引到我家坐地,要尋人雙陸。」《紅樓夢》第八八回:「看見賈母與字紈打雙陸,鴛鴦旁邊瞧著李紈的骰子好,擲下去把老太太的錘打下了好幾個去。」也作「雙六」。
撈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博時贏回原先損失的資本。《紅樓夢》第九九回:「花了若干的銀子打了個門子,來了一個多月,連半個錢也沒見過,想來跟這個主兒是不能撈本兒的了。」
打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牌作具來博,或以牌戲消遣。如:「他每次打牌贏了,都會高興地讓老婆吃紅。」《文明小史》第六○回:「鄒紹衍打牌還沒有回來。」
臨潼鬥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春秋時代,秦穆公為吞併諸侯,約集十七國諸侯會合於秦國的臨潼,各出寶物以較輸贏。見《孤本元明雜劇.臨潼鬥寶》。後用以比喻炫耀財富,爭強勝。《紅樓夢》第七五回:「於是天天宰豬割羊,屠雞戮鴨,好似『臨潼鬥寶』一般,都要賣弄自己家的好廚役。」《兒女英雄傳》第二回:「眾人的禮物,都是你我賽,不亞如那臨潼鬥寶一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亂、神志不清。《莊子.達生》:「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殙。」唐.成玄英.疏:「注,射也。……用黃金者,既是極貴之物,矜而惜之,故心智昏亂而不中也。」
牙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用象牙或骨、角等製成的玩具。共三十二張,作長方形,面雕二到十二個圓點,錯綜或疊排列。後世用為具,或用以占卜。也稱為「骨牌」。
跳火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投入極端艱困、險惡的環境。如:「為了顧全大局,明知是跳火坑,他還是接下這個職務。」
2.指被迫從事性服務的工作。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