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念之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念之差」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二》引)掃白非黃精,輕身豈胡麻?怪君仁而壽,未覺生有涯。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雲烝作霧楷,火滅噀雨巴。自此養鉛鼎,無窮走河車。至今許玉,猶事萼綠華。我本三生1>人,疇昔2>一念差。前生或草聖3>,習氣餘驚蛇4>。儒臞謝赤松,佛縛慚丹霞。時時一篇出,擾擾四座譁。清詩得可驚,信美詞多夸。回車入官府,治具隨貧家。萍虀與豆粥,亦可成咄嗟。 〔注解〕 (1)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及來生。 (2) 疇昔:昔日、從前。疇,音ㄔㄡˊ。 (3) 草聖:指張旭。唐代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
鐵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孔武有力,四肢發達的人。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你這鐵牛,有什麼事,也不查個明白,就提起板來,要斫倒我杏黃旗,是何道理?」
年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當年、昔日。唐.盧殷〈雨霽登北岸寄友人〉詩:「憶得年時馮翊部,謝郎相引上樓頭。」元.馮子振〈鸚鵡曲.赭肩腰〉曲:「記年時雪斷溪橋,脫度前灣歸去。」
去草絕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斬草除根」。見「斬草除根」條。01.《陳書.卷三五.周迪列傳》引南朝陳.陸瓊〈下符討周迪〉:「雖復朽株將拔,非待尋,落葉就殞,無勞烈風;但去草絕根,在於未蔓,撲火止燎,貴乎速滅。」 
見了新人忘舊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異思遷,喜新厭舊。《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夫妻百夜有何恩,見了新人忘舊人。甫得蓋棺遭劈,如何等待搧乾墳!」
黼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繡有紋的衣服。多為帝王或官貴人家所穿。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今富者,黼繡帷幄。」《晉書.卷五五.列傳.潘岳》:「雖坐華殿,載文軒,服黼繡,御方丈,重門而處,成列而行,不得與之齊榮。」
護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護身體。《三國演義》第九○回:「更有藤甲護身,急切難傷。」《西遊記》第七回:「萬歲,這大聖不知是何處學得這護身之法。臣等用刀砍剁,雷打火燒,一毫不能傷損。」
江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軟體動物門足綱,蚌類。殼薄而呈直角三角形,前端很尖,表面蒼黑,有重疊狀的鱗片紋。裡面稍呈黑色,有光澤,生活於海岸的泥沙中。也稱為「馬頰」、「馬甲」、「江瑤」。
麻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舊時救火器。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防火》:「及有救火家事,謂如大小桶、灑子、麻搭、鋸、梯子、火杈、大索、鐵貓兒之類。」《水滸傳》第四一回:「這邊後巷也有幾個守門軍漢,帶了些人,拖了麻搭、火鉤,都奔來救火。」
木直自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山木自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山木自寇」是指樹木長成可用之材後,被拿去做成柄,之後再遭到自己木材做成的柄砍伐。「寇」,有劫取、掠取之義,在此處是砍伐的意思。山上的樹木,有的做成了柄,最後又來砍伐樹木。油膏可以作為燃料照明四方,卻因點燃火燭而受煎熬。桂樹的樹皮因為可供藥用,所以被人砍伐。漆樹也因為有用處,所以被人割取。莊子所要表達的是,大家都只知道有用事物的用處,卻不知道無用事物的作用,在於得以保全。後來「山木自寇」被用來比喻人因擁有才能而招致禍患。在唐.張九齡的〈雜詩〉五首之五中:「木直幾自寇,石堅亦他攻。何言為用薄?而與火膏同。」用的就是《莊子.人間世》的典故,加以改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