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逆耳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中聽、不順耳的話,通常指忠告。《三國志.卷五三.吳書.張嚴程闞薛傳.張紘》:「而忠臣挾難進之術,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決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
|
鷙鳥不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忠貞之士不合於世俗。語本《楚辭.屈原.離騷》:「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
不道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合道德標準。如:「見利忘義是不道德的。」
|
善誘循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循循善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是春秋魯國陬邑人,魯定公時為大司寇,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念與權臣季桓子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孔子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有弟子三千人,顏淵是其中最賢能特出的一位。孔門後學記錄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間的問答之語,而成《論語》一書,其中可見孔子思想的綱領,及治學的方式。〈子罕〉篇載,顏淵感嘆道:「老師善於誘導人循序漸進地為學向善,他讓我廣求學問,行為合於禮。使我想停止,都停不下來。我已用盡我的才能去做,但老師如樹立新的目標,又高遠非凡,我雖想逐步追隨,也沒法辦到。」說明孔子...
|
有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點、有一部分。《儒林外史》第二回:「梅相公正喫著火燒,接口道:『做夢倒也有些準哩。』」《紅樓夢》第五回:「這日不知為何,他二人言語有些不合起來。」
|
分離焦慮疾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離焦慮疾患(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目錄1 定義2 症狀3 病程4 輔導方式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定義分離焦慮是兒童期最常出現的焦慮疾患之一,在兒童期是獨特的,開始於學齡前,是指兒童對離開家,或離開所依附的對象時,出現與其發展水準不合宜且過度焦慮的反應,持續至少四周以上,而有些分離焦慮疾患的兒童可能會進一步出現學校恐懼症或是拒學症。(註1.2) 症狀當兒童表現出下列各種情形當中的三項或三項以上時,就可判定為分焦慮疾患:1. 當離開家或主要依附對象時,或只要是預期即將要分離,就會又重複...
|
出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言行不合常規。[例]他平常安分守己,絕對不會有出軌的行為。
|
以夜繼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諸侯。周公想要兼備夏、商、周三代聖王的美德,以實施禹、湯、文、武四位賢王的德政。當發覺做的有與聖王不合的地方,就仰著頭思考,白天想不出來時,夜晚就繼續地思考,幸而想通了,就會高興地坐等天亮,以便立刻施行。「夜以繼日」被用來形容日夜不停,在《管子》和《莊子》書中都曾出現。《管子.禁藏》說:一般人之常情,都會趨利避害。商人通商時,總是夜晚接續著白天,以加倍的速度兼程趕路,是因為利益在前的緣故。其原文雖作「夜以續日」,其實就是「夜以繼日」的意思。《莊子.至樂》說:地位尊貴的人日以繼夜為獻可替否而思量,對於養護自己的形體就有所疏忽了。
|
土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人的穿著、言行不合時尚,與「土裡土氣」同。如:「他的裝扮雖然土氣,觀念卻是十分前衛。」
|
悖理違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背理法,不合常情。如:「這種悖理違情的事,你也做得出來!」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