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24 ms
共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時勢、形勢。《水滸傳》第四九回:「不想他這兩個不識局面,正中了他的計策。」《二刻拍案驚奇》卷六:「士誠原沒有統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滿足,也要休兵。因遂通款元朝,奉其正朔,封為王爵,各守封疆。」
2.規模。《文明小史》第四九回:「但是兄弟這邊局面小,恐怕棘枳之中,非鳳鸞所棲。」《官場現形記》第二六回:「呀呀呼!兄弟若不是的頂真,都像這樣東挪西借起來,那裡還能撐得起這個局面?」
3.光榮、名譽。明.高明《琵琶記》第三四齣:「寒由他自寒,不可壞了局面。」
|
眾口難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個人口味不同,難以調和出使大家都滿意的味道。也比喻眾人的言語、意見很難取得一致。元.鄧玉賓〈粉蝶兒.丫髻環絛套.普天樂〉曲:「羊羹雖美,眾口難調。」《封神演義》第三三回:「臣非縱子不忠,奈眾口難調。」
|
誇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誇獎、讚美。如:「她的美貌慧黠,贏得眾人的誇讚。」
|
萬馬齊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眾人皆沉默、無異議。清.陳維崧〈賀新涼.滿酌涼州醞〉詞:「萬馬齊瘖蒲牢吼,百斛蛟螭囷蠢算。」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三一五首之一二五:「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也作「萬馬皆瘖」。
|
勢成騎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騎虎難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天下仍不太平,各地均有叛亂。晉成帝時,蘇峻起兵叛亂,進逼京師,情勢十分危急。那時以陶侃為首,聯合溫嶠等人共同討伐叛軍,卻一直無法取勝。陶侃感到勢不可為,想要退兵,溫嶠便說服他,說:「天子受到小人逼迫,社稷動盪不安,正是臣子報效國家的時機。如今的情勢,已經不容我們退縮,就好像騎上了老虎,難以下來啊!」陶侃無法反駁,便留下來繼續領導眾人,終於平定了蘇峻之亂。後來「騎虎難下」這句成語,就從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所記溫嶠言「騎虎之勢,可得下乎」演變而出,比喻事情迫於情勢,無法中止,只好繼續做下去。
|
萬民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為表示對地方官的敬意,由當地有聲望之士發起,製作以誌感念的傘。因上綴有許多小綢條,書寫眾人姓名,故稱為「萬民傘」。《官場現形記》第一七回:「將來等他回省的時候,我還要齊個公分,做幾把萬民傘送他。」《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從衙門裡擺了全副執事,轎子前頭,甚麼萬民傘、德政碑,擺了半條街。」
|
教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教授武術或戲劇歌藝的人。《金瓶梅》第九○回:「月娘眾人蹝著高阜,把眼觀看。看見人山人海圍著,都看教師走馬耍解的。」
|
池魚之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殃及池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宋國的司馬桓魋曾受到景公的寵信,權傾一時,家財萬貫,還擁有一顆珍貴的寶珠。後來他因犯罪逃亡國外,景公想要那顆寶珠,便派人去問他寶珠的下落,桓魋隨口答說:「我丟到池子裡了。」眾人便將池水排盡找那顆珠子,但卻一無所獲,且因為沒有水,池子裡的魚都乾死了。宋景公為了要找寶珠,排光池水,使池裡的魚受到無辜牽連。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殃及池魚」,比喻無故受到牽累。另外,漢朝應劭的《風俗通義》裡,也有記載「殃及池魚」的不同故事。他寫到「城門失火,禍及池中魚」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一個看守城門的人,姓池名魚,城門失火時上前撲救,結果被燒死。但有一本《百家書》...
|
分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相當的時候。《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一肘二拳,三翻四合,打到分際,眾人齊喊一聲,一個漢子在血濼裡臥地。」
|
孚眾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眾人信服。如:「各黨分別推出孚眾望的人選角逐市議員。」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