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失所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形容自己飄零的身世和朋友從此分隔兩地的無奈。後來「流離」和「失所」被合用成「流離失所」,用來形容轉徙離散,無處安身。
|
昭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華美光亮的玉。《淮南子.泰族》:「乃屬以九子,贈以昭華之玉而傳天下焉。」《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昭華之珍既徙,延喜之玉攸歸。」
|
登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即位。《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自僖宗登極後,關東連年旱乾,田禾不熟,百姓饑餓,流徙四散。」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二齣:「登極於德祐去國之後,不可謂篡。」也作「登基」。
|
紙上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 〔注解〕
(1) 秦:戰國時秦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秦王政二十六年 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趙:戰國時趙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3) 長平:地約當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
(4) 趙奢: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秦伐韓時,韓請救於趙,趙以為將,大破秦軍,號馬服君。
(5) 藺相如: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趙惠王時,秦昭襄王欲以十五城池,易換趙國的和氏璧,相如懷璧前往,見秦王無償城的誠意,乃完璧歸趙。後來在秦、趙澠池之會,智辯秦王,使趙王...
|
不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靈光、失去作用。《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以為龜藏則不靈,蓍久則不神。」唐.韓愈〈祭鱷魚文〉:「夫傲天子之命吏,不聽其言,不徙以避之,與冥頑不靈而為民物害者,皆可殺。」
|
矯枉過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 秦:國名,西元前248∼207。周孝王封伯益的後代於秦地,地約當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秦王政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後為劉邦所滅。
(9) 于斧漁子:于斧,春秋時地名。漁子,漁夫。
(10) 適:正好。
(11) 還:返。
(12) 越: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
(13)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土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14) 吳:春秋時諸侯國。泰伯封於吳地,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傳到夫差,為越...
|
士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人和百姓,亦泛指人民。《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傳》:「青、徐士庶避黃巾之難,歸虞者百餘萬口,皆收視溫恤,為安立生業,流民皆忘其遷徙。」唐.元稹〈陽城驛〉詩:「我實唐士庶,食唐之田疇。」
|
重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於鄉土,不輕易遷徙。《漢書.卷九.元帝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晉書.卷五一.束晳傳》:「二郡田地逼狹,謂可徙還西州,以充邊土,賜其十年之復,以慰重遷之情。」
|
頭焦額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滅,而告霍氏者皆封。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2>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3>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4>亡恩澤,燋頭爛額為上客5>耶?』主人乃寤而請之。今茂陵徐福數上書言霍氏且有變,宜防絕之。鄉使福說得行,則國亡裂土出爵之費,臣亡逆亂誅滅之敗。往事既已,而福獨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貴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髮灼爛之右。」上乃賜福帛十疋,後以為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
|
矯枉過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 秦:國名,西元前248∼207。周孝王封伯益的後代於秦地,地約當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秦王政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後為劉邦所滅。
(9) 于斧漁子:于斧,春秋時地名。漁子,漁夫。
(10) 適:正好。
(11) 還:返。
(12) 越: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
(13)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土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14) 吳:春秋時諸侯國。泰伯封於吳地,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傳到夫差,為越...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