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羅振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6~1940)字叔言,一作叔蘊,號雪堂,又號貞松老人,浙江上虞人。清末為學部參事,入民國以遺老自居,後附偽滿,任偽監察院長。在學術上的貢獻有:保存清內閣大庫檔案,殷墟甲骨文字學的考訂與傳播,敦唐寫本的整理,漢晉木簡的研究及明器研究之提倡。著有《殷虛書契考釋》、《雪堂檢刊群書敘錄》等。
骨如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骨瘦如柴」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變文集新書.卷二》引)纔聞居士病榮(縈)身,凡是有靈皆怪訝,病臥只居方丈內,飢羸起坐甚艱難。國王王子盡奔波,居士宰官咸禮覲,一切天人皆到會,果然見一病維摩。多將湯藥問因依,大照國師尋斬候,雖即(至心)申體察,莫知來處辯其因。謝諸人者賜相哀,四大元知有此災,舊日神情威似虎,今來體骨瘦如柴。深貴汝,倍憂懷,我此身形自嘆裁,因有如斯縈病故,廣陳妙法唱將來。
絲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歐、亞間陸路運輸的主要路線。自長安經敦、西域到波斯(即今伊朗)、印度和大秦(即今羅馬)等地,因中國的絲織品多經由這條商路運往西方,故稱為「絲道」。絲道除促進東西商業繁榮外,兼具民族、宗教、文化上遷移和傳播的重要意義。十三世紀後因海運發展,絲道便開始衰落。也稱為「絲路」、「絲綢之路」。
生來死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死輪迴,循環不斷。《敦變文集新書.卷三.破魔變文》:「君不見生來死去,似蟻脩還,為衣為食,如蠶作繭。」
過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付、給與。《敦雲謠集.拋毬樂詞》:「當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過與他。」
大顯威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展現威勢、聲勢。如:「今年奧運,中華代表隊大顯威風,一舉拿下七面金牌,戰果輝。」
宿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素、向來。《敦變文集新書.卷六.捉季布傳文》:「一自相交如管鮑,宿素情深舊拔塵。」也作「夙素」。
末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初、首先。《敦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必知菩薩,問得維摩,二空之理既同,七辯之詞不異,末上先呼彌勒,令人毗耶,成佛雖在龍華。」
異木奇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奇特異的花木。《敦變文集新書.卷二.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異木奇花烈幾層,一池常見綠澄澄。」
墮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敗。《敦變文集新書.卷二.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墮負之逃,先現於前;似此因由,我定輸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