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韻、調通常有點關係),而字義相通。例如,在某方言區,語素或詞語〈老〉讀與/匕/近,為了示音,便加上聲化的聲符「匕」,寫作「老」。這個語素或詞語在另一方言區顯然不會再念作/老/,姑且假設讀與/丂/近,為了示音,便換上聲化的聲符「丂」,變成「考」了。「老」與「考」讀音相近,是建類一首,「老」與「考」意義相通,是同意相受。事實上,自明趙宦光至清曹仁虎、王鳴盛、葉德輝、饒炯、劉大白等著以「聲近」為轉注之一大特徵。轉注一般為形聲字,梁東漢《漢字的結構及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擊打、推擊。《廣韻.上聲.駭韻》:「挨,打也。」《列子.黃帝》:「既而狎侮欺詒,攩㧙挨抌,亡所不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做木器時,以凹凸相入接合兩件材料,其中凸的部分即稱為「榫」。《集韻.上聲.準韻》:「榫,剡木相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弓的末端。《廣韻.上聲.紙韻》:「弭,弓末。」《詩經.小雅.采薇》:「四牧翼翼,象弭魚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織。《集韻.上聲.混韻》:「綑,織也。」《墨子.非樂上》:「多治麻絲葛緒綑布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豆漿。《說文解字.水部》:「灝,豆汁也。」
1.水勢盛大。泛指盛大。通「浩」。漢.揚雄《法言.問神》:「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滌之,灝灝乎其莫之禦也。」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
2.明淨、潔淨。唐.王建〈從元太守夏讌西樓〉詩:「高風涼氣來,灝景沉清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輝的樣子。《集韻.上聲.尾韻》:「暐,光盛貌。」南朝梁.江淹〈蕭被尚書敦勸重讓表〉:「不謂過延渥洽,謬攀河漢,榮宗蒕葐,寵華暐映。」唐.白居易〈讀史〉詩五首之三:「春華何暐曄,園中發桃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好了。通「愈」、「瘉」。《集韻.上聲.虞韻》:「病瘳也。或作瘉。」如:「痊癒」、「病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𠗌冼:寒冷的樣子。《集韻.上聲.拯韻》:「冼,𠗌冼,寒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玉。《集韻.上聲.尾韻》:「瑋,美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