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危險、不安。《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孫子.謀攻》:「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投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王韜《淞濱瑣話.卷四.反黃粱》:「我未嘗不思投筆從戎,上馬殺賊,請纓自效,擊楫興悲,特患上之人不我用耳。」
酒肉朋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知聚在一起吃喝玩樂,而不能相互砥礪、患難與共的朋友。[例]自從結交了那群酒肉朋友之後,成天只知玩樂,不思振作。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道事情的結果,卻不知道造成結果的原因。唐.李節〈餞潭州疏言禪師詣太原求藏經詩序〉:「論者不思釋氏扶世助化之大益,而疾其雕鎪綵繪之小費。吾故曰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者也。」
擢髮難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聊齋志異.卷四.續黃粱》:「不思捐軀摩頂,以報萬一;反恣胸臆,擅作威福。可死之罪,擢髮難數!」
如坐針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三四.杜預列傳》載,晉朝時的杜錫,是個忠誠正直的人,年輕時便享有盛名,後被指派為太子舍人,跟隨在愍懷太子身邊,照顧他的生活起居。愍懷太子生性散漫,終日逸樂,不思上進,杜錫常常苦心勸諫,太子非常厭恨,就命人把針倒插在杜錫常坐的氈子裡,讓他一入座就被針刺得流血,根本無法安坐,也不敢聲張。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如坐針氈」,用來比喻身心痛苦,惶恐難安。
徒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無證據。《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毀譽之來,皆不徒然,不可不思。」
不可思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不可思慮言說的境界。用以形容諸佛菩薩覺悟之境地與智慧、神通力之奧妙。#語出《維摩詰所說經.卷中.不思議品第六》。後用「不可思議」比喻出乎常情,令人無法想像,難以理解。
因循苟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沿續舊習,敷衍草率,不思改革。如:「由於公司主其事者的因循苟且,造成了新大樓施工效率的低落及工程品質的粗糙。」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卷八二:「夫因循苟且,逸豫而無為,可以僥倖一時,而不可以曠日持久。」
多事之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生很多事變的時候。多用以形容國家不安定。《水滸傳》第八六回:「汝等文武群臣,當國家多事之秋,如何處置?」《封神演義》第七一回:「今當國家多事之秋,不思報本,以分主憂,而反說此貪生之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