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隨聲響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聲附和」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據《文選.卷四三.書下》引)1>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至於國家將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禪巡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其原。猶欲保殘守缺2>,挾恐見破3>之私意,而亡4>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疾妒5>,不考情實6>,雷同7>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不備,謂左氏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 (2) 保殘守缺:固守舊有的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 (3) 見破:看出。...
特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意、特別。宋.毛滂〈菩薩蠻.淡煙疏雨〉詞:「青蕊抱寒枝,因誰特故遲。」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一折:「也不是我特故的把哥哥來恨,他他他不思忖一爺娘骨肉。」也作「大古」。
惱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煩惱不安。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你老人家不要惱懆,難道你有活命之恩,我豈不思量報你?」也作「惱躁」。
神怒民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鬼神震怒,人民痛恨。形容為非作歹,罪大惡極,引起眾怒。《晏子春秋.外篇.重而異者》:「不思謗讟,不憚鬼神,神怒民痛,無悛于心。」也作「神怒民怨」、「神怒人怨」。
胡撥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彈撥樂器:(1)係參照古老樂器火不思的形制製成。面板用桐木,背板、側板以楓木製成;面板下部開兩個雲形音窗,音箱內設音梁。置指板及品位。用撥子彈奏,音色醇厚、柔和,音量宏大。多用於合奏、伴奏及彈唱,亦用於獨奏。(2)參見「火不思」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