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舉兩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獨不聞吳人之遊楚者乎?楚王甚愛之,病,故使人問之,曰:『誠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知其思與不思,誠思則將吳吟。』今軫將為王吳吟。王不聞夫管與之說乎?有兩虎諍2>人而鬥者,管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3>;人者,甘餌4>也。今兩虎諍人而鬥,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齊、楚今戰,戰必敗。敗,王起兵救之,有救齊之利,而無伐楚之害。計聽知覆逆者,唯王可也。計者,事之本也;聽者,存亡之機。計失而聽過,能有國者寡也。故曰:『計有一二者難悖也,聽無失本末者難惑。』」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東觀漢記.卷八.耿弇列傳》。...
長枕大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玄宗素與兄弟友愛,初即位時,常思做一長枕大被與諸王共寢。見《資治通鑑.卷二一一.唐紀二十七.玄宗開元二年》。後比喻兄弟友愛。如:「鄰家兄弟倆長枕大被,從不思分家。」也作「長枕大衾」。
因陋就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趙國貫公、膠東庸生之遺學與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識者之所惜閔,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1>且不能究2>其一藝。……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備,謂左氏為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注解〕 (1) 罷老:勞乏、困倦。罷,音ㄆ|ˊ,通「疲」。 (2) 究:完全通曉。
蠹國害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危害國家,殘害百姓。《明史.卷二一○.王宗茂傳》:「與其開賣官鬻爵之令以助邊,盍去此蠹國害民之賊,籍其家以紓患也。」《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陰司以兒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專一任性執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國害民,怨氣騰天。」也作「蠹國殃民」。
千變萬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人間之有。王實以為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王俯而視之,其宮榭若累塊積蘇焉。王自以居數十年不思其國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莊子.田子方》、《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賈誼》。 (2) 周穆王:姓姬名滿,昭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年過五十即位,不恤國事,得八駿馬西遊,樂而忘返,國幾為徐偃王所乘。急歸,使楚滅徐。後拒諫而征犬戎,荒服者從此不至。在位五十五年崩,諡曰穆。 (3) 西極:西邊的盡頭,指西方極遠的地方。 (4) 化人:有幻術或道術的人。 (5) 貫:穿透。 (6) 礙:阻礙。 ◎2《列子.湯問》周穆王西巡狩,越崑崙,不至弇山。反還,未及中國,道有獻工人名偃...
沽名弔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沽名釣譽」。見「沽名釣譽」條。01.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三折:「自恨我奔喪來後,又不是沽名弔譽沒來由。」02.明.楊柔勝《玉環記》第一五齣:「不似他每逞英雄,沽名弔譽,試劍躍驄,不思映雪與囊螢,心機枉空用。」 
因陋就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趙國貫公、膠東庸生之遺學與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識者之所惜閔,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1>且不能究2>其一藝。……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備,謂左氏為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注解〕 (1) 罷老:勞乏、困倦。罷,音ㄆ|ˊ,通「疲」。 (2) 究:完全通曉。
一舉兩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獨不聞吳人之遊楚者乎?楚王甚愛之,病,故使人問之,曰:『誠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知其思與不思,誠思則將吳吟。』今軫將為王吳吟。王不聞夫管與之說乎?有兩虎諍2>人而鬥者,管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3>;人者,甘餌4>也。今兩虎諍人而鬥,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齊、楚今戰,戰必敗。敗,王起兵救之,有救齊之利,而無伐楚之害。計聽知覆逆者,唯王可也。計者,事之本也;聽者,存亡之機。計失而聽過,能有國者寡也。故曰:『計有一二者難悖也,聽無失本末者難惑。』」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東觀漢記.卷八.耿弇列傳》。...
多範型學習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然,支持性的氣氛應與挑戰性的情境相協調平衡。除非人們受到了智力與情感的挑戰,否則很可能因循守舊,不思變革。約翰森等人進一步認為:學習使個體形成對世界及其如何與其相互作用的獨特理解。人由此形成了幫助他們認識自我經驗的心理模式。學習無非是鑒別及質疑現有模式,然後檢驗新的假設以此作為更有效行動的指導。學習新的觀念與技能,一般來說不是單一經驗的結果。為了學習,人們必須按照現有的知識來檢驗新的經驗,然後形成理解的新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練習,新知識與技能成為人的個性組成部分,學習者能夠在各種適當情境中應用自如。這種「潛心學習」...
隨寓隨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游無所累。後來「隨遇而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能安於所處的環境,後亦用來比喻安於現狀,不思長進。出現「隨遇而安」的書證如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盡心下》:「言聖人之心,不以貧賤而有慕於外,不以富貴而有動於中,隨遇而安,無預於己,所性分定故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